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64)
       

 

隆 莲


 

 

 

 

 

裘山山

 

 

据说有一次游先生上完课天已很晚,并且下起了倾盆大雨。但为了遵守校规,他还是冒雨离开了。

因为这样的特殊情况,故佛学院的老师们大多是女性。平均年龄也在70岁以上。其中最年长的,要数我们曾在第三章里提到过的廖清华老师。

廖老师生于1898年,四川资中人,系书香门第之后,其兄弟姊妹全都是大学毕业生。解放前后她一直在四川教育界工作。廖老师是著名的佛学家刘洙源先生的高弟。四十年代刘洙源先生出家时,廖老师亦从师披剃,取法名为隆信。后在“文革”中被迫改装。但她的信仰始终没有改变,继续潜心研究佛法,并一直从事教学直至退休。

隆莲法师在创办佛学院之初,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老道友:“隆信师乃吾川女子教育界名训育,且已入僧数,特请共请。”

对隆莲法师的热忱邀请,廖老师欣然应诺。那时她已是85岁高龄了,却毅然从城里搬进了铁像寺,全心全意地为佛学院工作。廖老师是讲定学的,为了让学生们学得扎实,她总是亲自带领学生们坐禅修定,培养学生们一丝不苟的精神。同时她还兼任训育工作,学生们劳动也好晚自习也好,她都亲自到场。晚上还常常查房。

初到佛学院来任教时,廖老师还未着僧人装。几年后,90多岁的她又重新剃度,还原为出家人。她一在佛学院讲课直到去世,可以说她是用自己的一生,阐释了对佛教的信仰。1994年秋天廖老师在佛学院去世,享年96岁。

丁秀君先生亦有90高龄了,是与隆莲法师在文史馆同为馆员的老友,亦可说是老同事。她曾是女子中学的校长,一生从事教育,桃李满天下。在佛学院开办的最初,她亦应隆莲法师之请前来上课。现在虽然不再讲课了,但依然心系佛学院。常常迈动着一双小脚到爱道堂去看望隆莲法师,并时常将学生们寄给她的钱捐献给佛寺。

相比之下,教英语的常老师就算“年轻”了,任教时70岁。常老师早年是金陵女子大学的老师,有个很美满的家庭,两儿两女,故隆莲法师戏称她为“福蛋蛋”。常老师的丈夫是山西人,姓杨,乃杨家将之后。故一直在从事杨家将的研究工作。

有一次常老师请隆莲法师为她们家写个条幅,隆莲法师就挥笔写了一首《忆江南》:

杨家将,

儿女总英雄。

玉树葱茏才气茂,

金花灿烂战旗红。

四裔仰宗风。

把常老师写得满心欢喜。

还有黄稚荃和卢君雄,这两位隆莲法师的挚友,也都先后来佛学院讲过课。尽管时间不长,但都是在耄耋之年为佛教事业尽心尽力,非常不易。隆莲法师对她们都非常地赞赏和尊重,称她们为“女界异人”。

据说国家也曾经给佛学院分来过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年轻女老师,但这位老师只教了一个学期就坚决地离开了。坚持下来的,都是些一般学校少见的高龄教师。当然,也有相对年轻的,如为中级班教授现代汉语的赵嗣崇女士,和教授古汉语的徐湘灵女士,就是40岁左右。她们都是佛教居士。在我看来,佛学院的这些老师们,如果没有一颗对佛教事业的忠心,没有一种无我奉献的精神,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我曾问过隆莲法师,你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法师笑说:我还能有什么最大的愿望?我只是希望,今后的佛学院能有较强的师资力量。

的确,这成了隆莲法师目前最忧虑的问题。

隆莲法师感叹说,文化课的老师尚可想法解决,最难的是佛学专业课的老师不好找。目前在佛学院上过佛学课的老师,都因各种原因无法再来了。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