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还是来把它说全。“八敬法”又称“八不可越法”,它对出家女弟子的要求非常严厉。一、百岁比丘尼,见新受戒的比丘,亦应迎接礼拜,敷净座请坐(看来远不是行个礼那么简单的问题);二、不得骂谤比丘;三、不得说比丘过失,但比丘可说比丘尼过失;四、学戒女学戒后,应从众僧求受大戒(这便是二部僧戒的源头);五、比丘尼若犯僧残罪,应于半月中在比丘、比丘尼二部僧中行忏悔;六、比丘尼于半月内,当在僧中求教授师;七、不可以比丘处结夏安居;八、结夏应于僧中求忏悔之人。
这样显然苛刻的不平等的要求,比丘尼的始祖爱道还是接受了下来,那么后世的比丘尼,地位自然是低下的。也许是因为女人的地位素来就低,所以并不觉得这“八敬法”过份,世世代代将其延续下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能够出家修行的女人,须有比男人更强的忍耐力和更大的决心,更不容易。
净检尼的故事
目前比较一致的说法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那么,中国最早的比丘尼是什么时候出现的?从《比丘尼传》上看,是距西汉末年200多年后的西晋,出现在河南洛阳竹林寺的净检尼。
这位净检尼本姓种,名令仪。从小就聪慧好学。江苏徐州人。父亲到河南任职,便将她带到了河南。出嫁后丈夫早逝,一直守寡。因家中非常贫困,她就去给那些富贵人家的孩子上课,教他们读书弹琴。也就是做家庭教师。但她却没遇到或者说没有发生如《简爱》和《音乐之声》那样的故事。
这时佛法传到了洛阳,一个叫法始的和尚在城西修了一座寺庙,向众人讲经说法。净检尼前去听法,顿时就觉悟了。用现在的话说,一下子就听进去了。她开始借经书来看,想通晓其中的道理。从经书中她看到,出家修行的不但有比丘,还有比丘尼。她就去找那位法始,要求出家做比丘尼。但法始说,这里还没有比丘尼师父,不具备传授比丘尼戒的条件。
她又去请教一个大和尚。大和尚说,比丘尼和比丘的戒大同小异,尼有十戒,须从大僧受。净检尼就将自己的头发剃了,从这位大和尚受了十戒。和她一起受戒的共有42人。她们一起建了一座竹林寺,从此开始认真修行。在修行过程中,她“蓄徒养众,清雅有节,说法教化,如风靡草。”
过了两年,有一位叫建的僧人带着比丘尼戒律来到中国,在洛阳将其翻译出来,净检尼就根据此戒律,从大和尚受具足戒,成为了真正的比丘尼。就在受戒那天,一种奇异香气传来,芬芳馥郁,众人闻之,无不欢欣,因此对净检尼十分敬仰。以后,净检尼修行更加虔诚精进,矢志不渝。
到了公元335年。有一天,70岁的净检尼照例在认真修行念经,忽然又闻到了那种奇异的芳香,接着就看见天上出现了红云,有一个女人手里拿着无色花,从空中下来。净检尼见了,欣喜地对众尼说,你们好好地照料寺庙吧,我今天要走了。说罢,就随那持花的女人腾上了空中。她们的脚下,出现了一道彩虹,像一条路直入云端……
铁萨罗的故事
我在读《比丘尼传》时发现,其中的许多故事都写得如同神话一般,故事中的比丘尼修行到最后,总是实现了去往西天净土的愿望。且不管它们的真实程度如何,就其故事本身而言,倒是很美的。这也是佛教文学的特点之一吧。
我们还是来说现实的故事。不管结局如何,净检尼的确是中国最早的比丘尼。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那时女众出家,尚无人传授二部僧戒。那么,中国的二部僧戒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
还是从《比丘尼传》中寻找答案。《比丘尼传》是南朝梁天监年间(公元502年)一位叫宝唱的僧人所写,其中列了从东晋到梁的65名比丘尼。关于二部僧戒的来历,也有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