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典故与成语】(33)
 

【佛经典故】

箭 喻

出《中阿含经·箭喻品》。谓有一外道鬘童子,(一译结发童子)以世间常、无常、非常非无常等十四个玄学问题问佛,佛不予置答,而为说喻曰:譬如有人身中毒箭,应先亟求名医,拔箭治伤,而不应先考究箭(金丁)、箭杆之质地用料如何、箭羽为何种鸟的羽毛制成等问题。喻人应先确实自己生命的根本问题,着力解决出离生死的问题,而不应在无关紧要、也不大可能由思辨所能解决的哲学问题上虚耗心力。这表明了佛教的根本哲学立场。(摘自《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

◇◇◇◇◇◇◇◇◇◇◇◇◇◇◇◇◇◇◇◇◇◇◇◇◇◇◇◇◇◇◇◇◇◇◇◇◇◇◇◇◇◇

佛教成语】

一尘不染

根据“四谛”理论,佛教要求修行者做到“一尘不染”。

“尘”,是一个佛教名词,有“质点”、“因素”的意思,因为能污染清净之心,所以叫做“尘”。正如《净心诫观》下里面所说的:“云何名尘?坌污净心,触身成垢,故名尘。”《法界次第》上之上里面也说:“尘以染污为义。以能染污清净,故通名为尘也。”

佛教把“色”、“香”、“味”、“声”、“触”、“法”统称为“六境”,是眼、耳、鼻、舌、身、意所感觉、认识的六种境界。因为它们能够使人迷妄,所以又叫做“六妄”;能够使善心衰灭,所以又叫做“六衰”;能够“劫持一切善法”,所以又叫做“六贼”;能够染污人的情识,所以又叫做“六尘”。不被“六尘”之中的任何一种所染污,就叫做“一尘不染”。

作为一条成语,“一尘不染”用来形容环境或物品十分洁净;也来形容人品清高、纯洁,丝毫没有沾染坏习气。

这条成语又作“纤尘不染”。 (完) (摘自《佛教成语》朱瑞玟)

◇◇◇◇◇◇◇◇◇◇◇◇◇◇◇◇◇◇◇◇◇◇◇◇◇◇◇◇◇◇◇◇◇◇◇◇◇◇◇◇◇◇

【成语故事】

焦头烂额

从前有户人家建了一栋新房子。亲朋好友们前来祝贺,大家都称赞这房子建得好。房主听了十分高兴。但有一位客人却诚心诚意地向主人指出:“您厨房里的烟囱最好改一改,在灶膛与烟囱之间加一段弯曲的通道,否则会引起火灾。另外您在灶门口堆那么多柴草,这也很危险,应该搬远一点儿。”房主听了,认为这个客人故意出他的洋相,心里很不痛快,更不用说听从劝告了。过了几天,这栋新房子果然由于厨房的毛病着火了。邻居们赶来帮助扑灭了火。房主为了酬谢救火的人,特意摆了桌酒席,并把救火中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请到上座。席间有人提醒房主说:“如果您当初听了那位客人的劝告,就不会发生这场火灾。您怎么能光请在救火中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而不请那位对您提出过忠告的人呢?”房主听了很惭愧,连忙把那位客人请来。

后世用“焦头烂额”来比喻狼狈窘迫的景状和境遇。
                      (摘自《一分钟成语故事》燕宁等编写)

◇◇◇◇◇◇◇◇◇◇◇◇◇◇◇◇◇◇◇◇◇◇◇◇◇◇◇◇◇◇◇◇◇◇◇◇◇◇◇◇◇◇

【古代成语】

宋朝时候,有个名叫孙山的读书人。有一次,他去京城考试。邻居吴人的儿子也跟他一起去。没想到公布成绩时,孙山考取了,名字排在红榜的最后一名。吴人的儿子连最后一名也没有考上。吴人的儿子只能留下来,准备参加下一次考试。孙山回到家,吴人跑来问自己儿子的情况。孙山风趣地说:“榜上最后一名是我孙山,您儿子的名字么,落在孙山的后面哪。”

【释义】落:落后;孙山:人名,名次落后于孙山。指应考试或比赛等落选,未被录取。

【例句】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高考名落孙山是理所当然的。
    (摘自《成语故事园》谢永光编)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