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开示】

 发菩提心,女转男身(38)

傅味琴讲于江西庐山西琳寺 2004.7.7上午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提要:
 ·不计较,不怄气,不舍一众生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你忍一忍,我让一让也就没事了
 ·与人欢喜,必然自己先得到欢喜

不计较,不怄气,不舍一众生

欢喜的力量很大呀,生活中常有遇到。他今天特别高兴,你去跟他说,“你不是今天要找那个人算账吗?因为你很生他的气。”他正高兴,说:“这点小事不计较了,这点小钱我也不要了,算了算了。”一欢喜什么都算了。

一怄气,有人气得两手发冷,全身发抖,有的还说,“我气得这个样子,他倒高兴。”你气他,他可没有受苦,他一根毫毛也没有少,是你自己受苦啊,一个人为什么做这么愚蠢的事?我们不主张去伤害人,不主张让人受苦,但也不应该让自己受苦啊,你生他气干什么呢?他还是个凡夫呀。你理由十足,“出家了,还是这个样子”,哪有一出家就是阿罗汉?你要求也太高了。有大悲心,发菩提心的人不舍一众生,哪怕你对我怎么坏,你起烦恼,我就让一让,不跟你计较,等你火气过了,咱们还是好同学,还是师兄弟。

佛弟子是一家人,吃点亏就算了

不要年纪活到55岁了,还比不上一个五岁的孩子。有这么一幅幽默画,两个孩子吵起来了,大家都把父亲拉出来,两个父亲评理,评得不对头,父亲跟父亲吵,两个孩子傻眼了,像傻瓜那样站在旁边看,他们觉得奇怪,你们大人跟大人吵什么呀?后来父亲跟父亲打起来了,这两个孩子却在一起玩了。所以年龄长大了,保持一点童年的天真,这是最好的,不要越大越是自高自大,越老越是倚老卖老,烦恼这么重还比不上一个无知小儿。佛弟子都是一家人,“僧皆如来子”,兄弟姐妹有什么好计较的呢?拿世俗的家庭来说,人家告诉你,“你这是吃亏啊,那个人是在欺负你。”“哦,算了算了,他是我大哥。”同学之间亲兄弟啊,修行人要比社会上的人有智慧。

你忍一忍,我让一让也就没事了

从前在太原,有个人听了我讲的佛教禅定课后,他高兴地跟我说,“老师,如果你能让我老婆也信佛,我会非常感谢你。我老婆也有好心,有一次她看到一个没寒衣的穷人,她竟然把给我做的棉大衣送给他穿。”后来他老婆来看我,我给她启发启发,女的也信佛了,比男的还要信。他们夫妻之间本来天天吵架,乃至打架,后来就不吵了,我回上海后,他们来了一封信说:“他起烦恼了,我就忍一忍,我起烦恼了,他就让一让,就没事了。”

人生在世啊,不要老是占人家便宜。你有吃亏的时候,别人也有吃亏的时候,别人有占便宜的时候,你也有占便宜的时候,要这么想呀。别人起烦恼的时候,你也有起烦恼的时候,你起烦恼的时候,人家对你不计较,忍着,人家起烦恼你也要不计较忍一忍,要平等对待嘛。

与人欢喜,必然自己先得到欢喜

能给他人欢喜,他高兴了,你也没有吃亏,因为你也高兴啊,而且你高兴在前面,你还占便宜了。举个例子,好朋友住院,你想去探望他,当你想去看他的时候,当你花钱去买礼品的时候,你已经高兴了。你到商店里,笑嘻嘻跟服务员讲,“把这个给我。”你总不会哭丧着脸,“哎,哎,这么贵啊。”(众笑)等你准备好了,一路高兴,看见朋友更高兴,“我给你买了一点营养品啊。”你总不会苦恼着脸,“那,给你了,150块。”(众笑)哪有这种事情啊。你给一个人高兴,尚且如此,如果你给两个人呢,三个人,十个人呢?说句老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你对广大的人都高高兴兴的,人家都会帮你一把,你吃亏什么呀?大家发欢喜心,非但能消除烦恼,僧团更能安定团结。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