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罗迦玛拉王子
培养善德珍爱自己(2) |
这十二年中,他的母亲都没见过他。有一天,当他出现时,母亲一边追他,一边哭喊他的名字,但他不愿见母亲,因为他心中想着:“如果对母亲过于亲切,会使母亲再起执著心,无法割舍母子的情爱,毁了母亲的修行。”所以他故意冷漠地对母亲说:“身为比丘尼,你为什么无法割舍母子的情爱呢?不要缠住我了。”母亲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叫他再说一遍,他以更冷漠的语气又重复一次。这时的母亲对儿子的冷酷无情非常失望,认为这十二年来为思念儿子所流的眼泪白流了,儿子这么冷酷对母亲,爱他有什么用。失望之余,她彻底放下对儿子贪爱的执著,断除了母爱的困扰,当天就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因此而开示说:“要往生天界,或证得阿罗汉果,都不可依靠他人,必须依靠自己的精进努力。”
人助不如自助,求人不如求己,善于调御自己的人,才是自己的保护者。 |
在家弟子摩诃迦罗
自作孽不可活 |
|
12~5
恶行由自己做
从自己心中生
恶业摧毁愚者
如金刚切钻石 |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在家弟子摩诃迦罗。
有一个斋戒日,在家弟子们来寺院受持八关斋戒,他们整夜听经听法。天快亮时,有窃贼往精舍逃来,这时摩诃迦罗正在池塘边洗脸,窃贼把赃物丢在他身边后,继续逃跑。失主人脏俱获,痛打了摩诃迦罗一顿,摩诃迦罗当场活活被打死。天亮后,有比丘来池塘取水发现尸体,回去报告佛陀,并请示佛陀为什么这样一位虔诚、努力求法的信徒会如此冤死。佛陀对众人说:“如果从他今世的善行来判断,他的确不该这么死于非命。但事实上,他只是在偿还过去某一世的恶业而已。那时,他爱上别人的妻子而打死了那位妇人的丈夫,所以才有今世的恶报。”
可见,自己才是毁灭自己的人,就像切割钻石需用钻石本身一样,一个人的缺点才是毁灭自己的利器。
|
比丘提婆达多 恶行自取灭亡
|
12~6
缺乏贤德破戒
如蔓罗缠莎罗
行恶摧毁自己
如被敌人加害
|
|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比丘提婆达多。
有一天,一群比丘正在讨论提婆达多尊者,佛陀刚好进来。他们说:“世尊!提婆达多的确是个没有道德的人,利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阿阇世王的信任,博取名声。他更误导阿阇世,杀害自己的父王夺取王位。提婆达多还三次想杀害你,他真是一个既邪恶又深具野心的人。”
佛陀说:“提婆达多不只今生企图杀害我,甚至在过去的某一世,也曾这样做。如同蔓罗紧缠莎罗树,贪欲也紧紧纠缠那些缺乏贤德的人,他们最终将堕地狱。”
|
◇◇◆◇◇◇◆◇◇◇◆◇◇◇◆◇◇◇◆◇◇◇◆◇◇◇◆◇◇◇◆◇◇◇◆◇◇◇◆◇◇◇◆◇◇◇◆◇◇◇◆◇◇◇◆◇◇◇◆◇◇
|
|
12~7
恶行容易做
无益于自己
益己正义事
实为极难行
|
|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使僧团分裂的比丘提婆达多。
有一天,佛陀在竹林精舍讲经时,提婆达多前来向他提议,说既然佛陀已经年迈,僧团该由他来接管。佛陀拒绝了他,还谴责他。从那时起,提婆达多对佛陀怀恨在心,甚至三次试图谋杀佛陀,都没有成功。后来他改变策略,向佛陀提出僧人一生都得遵守的五条戒律:
① 僧人应居住在树林里;
② 僧人只能靠化缘得来的食物过活;
③ 僧人只能从垃圾堆里拣来的碎布缝制袈裟;
④ 僧人可以在树下住宿;
⑤ 僧人不可食鱼肉。
佛陀并不反对这些戒条,也不反对那些愿意遵守这些戒条的僧人,但是他也考虑了其他各种问题,所以不准备让全体僧人都遵守这些戒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