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佛教业果思想隅论(3)

────────────────────────

       印海 著

5、离系果

离系果是指佛教徒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涅槃。因涅槃的境界是彻底远离了各种系缚,故称“离系”。此涅槃虽是修道所证,却并非修道之果,无为法是没有因果的,之所以称为“果”,是对此“涅槃”的假立施设。在《俱舍论》中说,涅槃虽然没有因果,但由于是修持道谛所显,故是“离系果”。

此外,所感业果的轻重有如下几种差别。

1、造业对象身份不同的轻重差别

在三宝和父母、师长面前,即使略作损害或利益,也会得到大的福报或罪报。《能入发生信力契印经》说:如果因为忿怒,而将十方一切有情禁闭在牢狱中,又由于忿怒,背向菩萨,说我不愿意看到你,这个罪业要比前面的大无数倍。又说:如果将十方有情被剜掉的双眼用善心的力量恢复正常,并将前说一切有情放出牢狱都让他们得到转轮王和梵天的快乐,也不如对大乘菩萨净眼瞻视,称扬赞叹的福报大。这都是说由于对象不同,所产生的业力也有轻重之别。

2、造业性质不同的轻重差别

在语言和行为上,杀生比偷盗罪业大,邪淫比妄语罪业大,按照十善业道的顺序,前前重于后后;在思想上,邪见比忿怒罪业大,忿怒比贪婪罪业大,后后重于前前。这些是由于业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3、思想动机不同的轻重差别

由强烈三毒烦恼而造作的罪业大,反之就小。菩萨以菩提心对畜生仅布施一点食物,它的功德也比无菩提心者供养佛塔的功德大,这是《宝云经》中所说。

4、造业者身份不同的轻重差别

在家人和出家人、不具戒者和具戒者、愚者和智者,他们所作虽然相同,但业报却有轻重的不同。《涅槃经》中说,诸愚痴者,如蝇粘涕,不能脱离,虽于小罪不能脱离。比如一个非常小的铁丸,也会沉入水中,而很大的一艘铁船,却能浮在水面,足以说明智者、愚者所作业也有轻重之别。

这只是业轻重差别的大概,此外尚多,如造业的次数,造业对象的数量等众多因素。

五、遣除一些误解

或许有人说,佛法的志趣不是要解脱生死、背弃轮回中的一切幸福享乐吗?为什么还要修习业果而追求增上生呢?这些都是生死中事所摄啊!当知有两种情况:一种确是单纯追求生死中的暂时快乐。但追求解脱的人同样需要圆满的暇身,如果没有现世的“增上生”,必定不会有解脱的“决定胜”。如《宝鬘论》中说“先得增上生,后得决定胜。”

人天增上生是解脱成佛的必经之路,在大乘中,修习六度、成就佛果也离不开增上生,与单纯追求人天福报者不同的只是不停留而已。因成佛非一朝一夕之事,修习菩萨道者要在生生世世中修持布施、持戒等殊胜行,离此圆满人身岂可成办?正如《入菩萨行论》中说:“由依人身舟,度脱大苦海。”

因此,并不是所有的人身和增上生都是生死所摄。佛法中修持业果而获得增上生并不是目的,他是通往解脱和成佛的必经之路和必备基础。正如西藏大德康垅巴对普穹瓦所说:“唯有业果最极紧要,现今讲说听闻修习,皆非贵重,我今念此极难修持。”故学佛者若对业果思想不能坚信、接受和修习,并讥此为愚者所修而心存轻视,反而说,我是大乘,那是极端错误的。《地藏十轮经》说:“善男子!若不真实希求如是十善业道所证佛果,及不真实下至守护一善业道,乃至命终而自称言:我是真实行大乘者,我求无上正等菩提。当知如是补特伽罗是极虚诈,是大妄语,对十方界佛世尊前,诳惑世间,无惭无愧,说空断见,诱诳愚痴,身坏命终,堕诸恶趣。”(此处专指那些不说修六度、就是十善也没有认真修过的空谈大乘者)正如密宗大师莲花生祖师所说,即使见解如天空般高广,对于善恶行为之谨慎也要如粉末般微细。由上可见密宗祖师重视业果之一斑!(摘自《法音》2003年第7期 曲世宇)

   上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佛教业果思想隅论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