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16)

      ───────────────

          傅老师讲于2004年5月31日清凉山佛学苑

 贤者说法上中下语均善义具足

提要: 
  ■ 
贤者说法上中下语均善义具足,故得长寿
  ■ 无智慧的人说话,颠倒错乱,前后矛盾
  ■ 具足法义能使闻者从法上开悟
  ■ 说法要阐明法义,要依出世间法来贯通世间法
  ■ 把鱼引进大海,不要把佛弟子引到世俗路上去
  ■ 要清净必须出离污染,要具足一切为众生的菩萨精神
  ■ 世间上的善恶标准不等于修行人的善恶标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贤者说法上中下语均善义具足,故得长寿

“何因贤者说法得长寿?”为什么贤者说法能得长寿呢?“用前世说法时,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其义备足”,是由于他在前世说法的时候,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也就是说前面说得也很好,中间说得也很好,后面说得也很好。善就是没有说错,说得很善巧。拿一部经来说,有开头有中间有终了;拿仪轨来说,前面有加行,中间有正修,后面有结修。不管是说加行,说正修,或者说结修,都非常地贯通,其中没有矛盾,也没有颠倒的地方。就好比如来说法那样,初中后一贯,一贯就能通得过去。

无智慧的人说话,颠倒错乱,前后矛盾

我们普通人讲话,有智慧的人,他前面后面都没有矛盾;没智慧的人,到后来就讲出矛盾了,或者文不对题,辞不达意,或者颠颠倒倒,前后矛盾,这些都是由于没有智慧的关系。说法的人,他在学法上必然学得很好,所以他能把法上的含义,像释迦佛说法初中后一贯那样,也能说到上中下都很善巧。

具足法义能使闻者从法上开悟

“其义备足”,贤者说法每句话都具足法义,整个的说法,法义都具足。但是我们平常人说话就差得远了,有时候离开法义太远,有时候重复的地方太多,没有意义的话太多,有时候圈子拐得太大了。所以即使在举例打比方,或者说种种开导人、启发人的话,都要具备法义,使听的人能够从法上开悟。所以“其义备足”这个义特别重要。

说法要阐明法义,要依出世间法来贯通世间法

非但要具足法义,而且要把法义阐明,否则听的人听得含含糊糊,似懂非懂,容易发生误解。即使我们在启发人的时候引用了一些世间法,目的也是把世间法跟出世间法贯通起来,使我们在世间的生活中,也能够依出世间法来修。

把鱼引进大海,不要把佛弟子引到世俗路上去

所以在说世间法的时候,不管你举例也好,指导也好,都要归到出世间法上去。但是现在一般人说法反而颠倒,把出世间法归到世间法上去。好比一条鱼,你引导它进入大海,那才对,你引导它到一条小沟沟里,那它能活得好吗?所以说法的时候,把佛弟子的思想引导到世俗的路上去,这是方向错误。

要清净必须出离污染,要具足一切为众生的菩萨精神

我们常说,“人间净土”,或者说“人间佛教”,这话不错的。假如理解错了,认为人间的生活就是净土,只要把人间搞好就是人间佛教了。这么理解仍然是世俗善法。在人间要观察,要接受佛的教育来改善自己,要清净必须出离污染,以及能做到像佛陀教育我们的那样,具足一切为众生的菩萨精神。

世间上的善恶标准不等于修行人的善恶标准

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从根本上来说是不相同的,仅仅是在善法上有它们相通的地方。“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句话通世间法,通出世间法。但是并不等于说世间上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标准就是我们修行人的目的标准。所以佛法如果没有善知识跟你广开地讲清楚,就凭一句两句,你会理解吗?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