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讲解(54)

      ───────────────

           傅老师讲于2004年6月9日清凉山佛学苑

  佛弟子不发菩提心,
只为自己不为众生,就不圆满

提要: 
 ■ 众生无量,为众生的菩提心力量也无量
 ■ 有了名就傲慢,虚伪的表面谦虚实际上就是傲慢
 ■ 恭敬不是在你嘴里的“上下”,而是在心里
 ■ 愚后面就是痴,傻子以愚为得意,愚僧把白骨精说成小姑娘
 ■ 佛弟子不发菩提心,只为自己不为众生,就不圆满
 ■ 没有修行的人去度死人,这是愚人干的愚事

众生无量,为众生的菩提心力量也无量

所以,我们在大智的基础上一定要发起菩提心。一个人为自己是渺小的,即使他自己认为了不起,那不过是自充老大。一个人为众生才伟大,一个人只是一,众生有无量,当然无量才叫大。即使你发财了,钱多了,也不能叫大。一般都是说“他钱多了”,没听说“他钱大了”,多为什么不能算大?你钱再多也只是银行里的极少一部分,能称大吗?

有了名就傲慢,虚伪的表面谦虚实际上就是傲慢

名也是如此,一个人仅仅获得一些小名,他就非常傲慢,其实你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个极小的名呀。还有的人以表面的谦虚来掩盖自己的傲慢,实际上虚伪的谦虚就是傲慢。佛门里流行的虚伪的谦虚,从古以来每个朝代都有。

恭敬不是在你嘴里的“上下”,而是在心里

比如我们称“释迦牟尼佛”,可是有的人称呼释迦佛的弟子,称师父就要称“上某、下某”,不知从哪个朝代开始的,不敢直接称自己师父的名字。但你加了一个“下”字也就是不恭敬了嘛,真是矛盾百出。这是从封建社会学来的,弄得初进佛门的人实在听不懂。佛教在我国流传了这么多年,在每个朝代都打下了当时朝代的烙印。恭敬不是在你嘴巴里的上下,而是在心里。

愚后面就是痴,傻子以愚为得意,愚僧把白骨精说成小姑娘

学儒教的人,受了封建社会儒教思想的影响,是离不开虚伪的。比如有人自我标榜“我这儿从不讲经”,却大大宣扬儒教思想,而大家都称他法师。讲经说法才叫法师呀,佛门一切都要讲真实,可是中国的佛门里,长期以来都蒙上了虚伪。实事求是来说,愚后面就是痴了,而学愚不学智慧的人,偏要把愚抬得这么高,真是打肿脸充胖子,像阿Q那样作精神胜利的自我安慰,还自得其乐。有人还一定要称自己是愚学生、愚人、愚僧。唐僧在《西游记》里把白骨精看成小姑娘,所以有人就把唐僧称为是愚僧。可见愚的人就是把白骨精说成是小姑娘。你们将来要当孙行者,就看你们敢不敢打白骨精,你跟白骨精拥抱,那你这个孙行者怎么保护唐僧西天去取经啊?昨天我看到一个傻子,你看傻子,傻子就傻乎乎地朝你笑,傻子从不自卑的,因为他以愚为得意。

佛弟子不发菩提心,只为自己不为众生,就不圆满

所以离开了菩提心,这个人不可能成就大智,相对来说总是有点欠缺,有点欠缺就不能叫圆满。你即使有个小圆满,从大圆满的角度来说,你也不够圆满,你这个小圆满周围还有空间,还有空间就是有漏洞啊。比如说吧,你考试考到90分,已经算是高材生了,可是你跟100分相比,你还缺了10分啊。说得明白一点,你还有10分的愚啊。再比如咱们赞叹阿罗汉,恭敬阿罗汉,这是指他了生死成就来说的,可是对于佛陀的境界来说,他还是不圆满。从佛陀的境界来说,一个佛弟子不发菩提心,只为自己考虑,不为众生考虑,全是不圆满。

没有修行的人去度死人,这是愚人干的愚事

今天佛门里边,很多人干愚人愚事,干得最起劲的就是,所谓超度死人。这种人还比不上红楼梦里的林黛玉。林黛玉多愁善感,她看到花掉下来了,就去把花埋葬了,她葬花的时候,还带了三分悲哀,“今天我葬你,日后谁葬我?”那些为挣钱赶经忏的,从来也没有带三分悲哀。即使你真能度鬼,“今天我度你,来日谁度我?”从来不想的。愚到这样程度了。何况他根本就度不了鬼,因果都不信,不务正业,还是佛弟子吗?不务正业是谁?世间上人说,劳动所得叫正业,你做不正当的事业,就叫不务正业。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