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艺演出
(视频在线播放)

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佛陀往世事迹】(6)           

           
摩诃萨埵以身施虎 (1)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乞食时到,著衣持钵,独将阿难入城乞食。时有一老母唯有二男,偷盗无度,财主捕得,便将诣王。平事案律,其罪应死。即付旃陀罗,将至杀处,遥见世尊,母子三人俱共向佛叩头求哀:“唯愿天尊垂济苦厄,救我子命。”诚心款笃,甚可怜愍。如来慈矜,即遣阿难诣王请命,王闻佛教,即便放之。得脱此厄,感戴佛恩,欣踊无量,寻诣佛所,头面礼足,合掌白言:“蒙佛慈恩,得济余命,唯愿天尊慈愍我等,听在道次。”佛即可之,告曰:“善来比丘”须发自堕,身所著衣变成袈裟。敬心内发,志信益固。佛为说法,诸垢永尽,得阿罗汉道,其母闻法得阿那含。尔时阿难目见此事,叹未曾有,赞说如来若干德行。又复咨嗟:“母子三人宿有何庆,值遇世尊,得免重罪。获涅槃安,一身之中特蒙利益,何其快哉!”佛告阿难:“此三人者非但今日蒙我得活,乃往过去亦蒙我恩而得济活。”阿难白佛:“不审世尊过去世中济活三人,其事云何?”
────────────

注释:①阿难:阿难陀之略称。其名的译义为“欢喜、庆喜”,斛饭王之子,提婆达多
   之弟,佛之堂弟,是十大弟子之一。生于佛成道之夜,佛寿五十五,阿难二十五
   岁时出家,侍从佛二十五年,受持一切佛法。
   ②旃陀罗:又作旃荼罗,以屠杀为业者,男称旃陀罗,女称旃陀利。
   ③款笃:诚恳、忠实。
   ④道次:指证圣道之位次。
   ⑤善来比丘:依靠愿出家的强烈愿望及佛的威神力,佛向愿出家之人称善来比
   丘,于是此人即成沙门,剃发染衣之相自备,其身成具足戒。
   ⑥阿罗汉:或译为“杀贼”,意为杀烦恼之贼;或译为“应供”,意为当受人天
   养;或译为“不生”,意为永入涅槃,不再受生死果报。
   ⑦阿那含:译为“不还,不来”,指断尽欲界烦恼之圣者,此圣者未来当生于色
   界、无色界,不再生欲界,故称为“不还”。
   ⑧一身:此身也或法界身也。
   ⑨利益:指功德。

[译文]

我是这样听说的: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到了乞食的时候,世尊穿上袈裟拿起饭钵,只领着阿难进城乞食。有一老母有两个儿子偷盗无度,被财物的主人抓住,押送到国王那里。按照法律,应被判死罪,于是被交付给旃陀罗处置,将要到行刑的地点,看见世尊,母子三人一齐向佛叩头乞求怜悯:“恳请天尊垂赐怜爱,度我们于苦难之中,救我儿子的性命。”其态度忠实诚恳,特别可怜。如来慈悲,怜悯他们,于是派阿难到国王那里请命,国王听了佛教后立即放了他们。母子三人摆脱了这次苦难,对佛感恩戴德,欢喜无比,不久就来到了佛的住处,头面礼足,合掌说道:“承蒙佛的慈悲和恩德,得以保全性命,恳请天尊怜爱我等,使我等列于道次之中聆听佛教。”佛许可他们,并宣告说:“善来比丘”,胡须、头发自行脱落,身上所穿的衣服变成袈裟。敬佛之心由内而发,对佛道的追求和信念更加牢固。接着佛给他们说法,使他们身心中各种尘垢永远荡尽,得到了阿罗汉道,他们的母亲听法之后成阿那含。当时阿难亲眼目睹此事,感叹这是从来未曾有过之事,同时称赞如来种种德行。便又问道:“他们母子三人过去种下什么德行,能够有幸遇到世尊,使重罪得免,获涅槃的安乐,特别蒙受功德,是多么高兴的事啊!”佛告诉阿难:“这三个人不仅仅是今日遇到我而得以活命,在过去也曾因得到我的恩惠而得全性命。”阿难对佛说:“不知世尊在过去世中救活他们三人,事情是怎样的呢?”

(摘自《贤愚经》慧觉译 温泽远注释)

 
[太子慕魄经]      慕魄太子 (6)
            (摘自《佛教画藏》马增千绘)
  (十九)太子不再往下想了,他看到仆人们都在离车的不远处挖掘洞穴,便悄悄地拿起母亲为他准备的衣物和珠宝下了车。
  (二十)没有人注意到太子的离去。慕魄太子来到河边,仔细地洗干净身体,涂上香料,穿上华丽的衣服,戴上贵重的珠宝饰物,顿时就变成了一个高贵的年轻人。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