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出家是悲愍众生求解脱,
 修行是探索宇宙人生求真理
(42)

傅味琴讲于 2006.3.19
(于2006.3.7释迦佛出家纪念日起讲)

一“有”就不是彼岸,就不是净土,
一“有”你就继续停留在远方

提要:
 ■
释迦佛给你指的路,实是为了调伏众生烦恼所作的善巧方便
 ■ 众生断尽了烦恼,才明白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法门
 ■ 一“有”就不是彼岸,就不是净土,一“有”你就继续停留在远方
 ■ 既然烦恼断尽即是彼岸,可知彼岸即在此岸
 ■ 东门苦走西门,西门不究竟走南门,走到烦恼断尽,你才明白四门都在一个
  城市里
 ■ 有烦恼西方净土相隔十万亿佛土,无烦恼一刹那就到,心净则土净
 ■ 有漏即有烦恼,无漏即灭诸烦恼,结果也不同,一个不得解脱,一个能得解脱
 

释迦佛给你指的路,实是为了
调伏众生烦恼所作的善巧方便

释迦佛为什么要讲四十九年法?因为你不认得路,总得给你指导呀。假如你离开了释迦佛的引导,那必然会走到邪路上去;按照释迦佛的引导去做,你就走上了这条解脱之路。

其实这个城市是释迦佛现神通变化出来给你看的,所以叫化城。你这样一步一步往前走,你朝着一定的目标,努力往前走这都是必要的,因为你这个时候还在路上,还是努力赶路的阶段。目的地就是解脱,就是彼岸,就是释迦佛给你指的那个地方。假如你有一天走到了,到那时从前释迦佛在路上给你作的指导,你也要放下了。要按照释迦佛的教导往前走,可是又不能执着。对法养成了执着的习惯,你到了目的地还要往前走,这有必要吗?释迦佛四十九年的教法主要是为了调伏众生的烦恼,仅仅是一个善巧方便呀。

众生断尽了烦恼,
才明白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法门

其实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法门,都是给你一个方便。如果你真的走到了,你确实感觉到这个地方身心舒畅,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所谓叫常乐我净。再看释迦佛说的这个城市怎么没了?才会明白,这个城市是化城,主要为引导你从此岸走到彼岸,从有烦恼的众生证到没有烦恼的阿罗汉果,释迦佛度众生就是这么度的。

一“有”就不是彼岸,就不是净土,
一“有”你就继续停留在远方

如果你越走越近,已经在门口了。你忽然起了一个执着的念头,一执着,这个城市又远了,又在前面了,你就进不了了。一“有”就不是彼岸,一“有”就不是净土,你抓住一个“有”,不管是彼岸也好,净土也好,化城也好,继续停留在远方。

既然烦恼断尽即是彼岸,可知彼岸即在此岸

再进一步说,从此岸到彼岸这也是一个方便说法,也是一个比喻,好比中间有条河,我们在的地方叫此岸,过了河就叫彼岸。既然彼岸是化城,烦恼断尽即是彼岸,可知彼岸即在此岸。你本来就在这个地方,你不过糊涂,不明白罢了,所以说佛四十九年说法实际上没有说过一个字。

东门苦走西门,西门不究竟走南门,
走到烦恼断尽,你才明白四门都在一个城市里

比如说,城市有四个城门,你在东门起了烦恼,本来没有什么众生不众生的,因为你起了烦恼了就叫众生,这不过是个名相呀。你问释迦佛:我很苦,我要想到一个解脱的地方去。释迦佛就跟你说:你往前面走。叫你离开这个地方。你想想对啊,这个地方这么苦,就从东门走到南门。好比听听法就忘了苦,烦恼就好了一点,可是心里还有气。释迦佛又跟你说:你继续往前走。又从南门走到西门,西门走到北门,到了北门,看到释迦佛坐在那儿,你确实感到舒服啊。其实你东南西北走来走去都这个城里,因为你本来就在这个城市里,你起了烦恼了糊涂了,释迦佛叫你醒过来,你醒不过来,只好哄着你往前走。醒过来了才明白,你本来就在这里。说到底没有此岸也没有彼岸,而是有烦恼没烦恼,有烦恼就叫此岸,没烦恼就叫彼岸。

有烦恼,西方净土相隔十万亿佛土,
无烦恼一刹那就到,心净则土净

再举个净土的比喻,释迦佛说过西方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的西方,要过十万亿佛土,又说能一刹那就到,这就令人想不通了。真正说明白:我在的地方就是净土,因为起烦恼了,净土变秽土,烦恼没有了,就变了净土了,所以一刹那就能到,因为本来就在这个地方。

有漏即有烦恼,无漏即灭诸烦恼,
结果也不同,一个不得解脱,一个能得解脱

所以释迦佛这么说那么说,一会儿说三大阿僧祇劫成佛,一会儿说即身成佛,一会儿说净土很遥远,一会儿说心净就是土净,一会又说一刹那就到,又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都是为了让众生高兴高兴,快快断烦恼,往前走呀。等你明白过来了,你才会懂得释迦佛所说的法都是方便。仅仅是世间上的戏论是有漏法,释迦佛讲的法是无漏法,所以结果就不同,一个不得解脱,一个能得解脱,这就叫“悲悯世间有诤诸调伏”,今天给你们讲到这儿。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