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
皈敬颂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永归依
我以所修诸善根 为利有情愿成佛
四无量颂
慈 愿诸众生 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悲 愿诸众生 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喜 愿诸众生 永具无苦之乐 我心怡悦
舍 于诸众生 远离贪嗔之心 住平等舍
发菩提心
我今发心,不为自求人天福报声闻缘觉乃至权乘诸位菩萨,
唯依最上乘发菩提心,愿与法界众生,一时同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修行不要等,拖的时间越长,
世俗的习惯势力越强,修行越困难
提要:
·心不动,而能照见一切,就是大圆镜智的境界
·不修好四无量心,贪瞋痴会使修定的心动摇
·修行不要等,拖的时间越长,世俗的习惯势力越强,修行越困难
·少欲知足无所求,就能健康快乐
·人都喜欢干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亲人对你的损伤远远超过给你的快乐
心不动,而能照见一切,就是大圆镜智的境界
打个比方,你人在走动,这是动,你眼睛看到人在走动,其实你眼睛也在动,死人的眼睛不动的,所以看不见。你看见人在动,你的眼睛也在动,可是你的心不动,但外面的动你全都知道,能做到吗?能做到。如果你的心像一面镜子那样,镜子一照,外面的境在动,镜子里面的影子也在动,你眼睛看镜子里的影子,眼睛也在动,可是镜子一动也不动,境动心不动,修行就是修这个。当然这个水平很高了,如果你真修到这个境界,就叫大圆镜智。
不修好四无量心,贪瞋痴会使修定的心动摇
再回过来说,我们今天要修好四无量心。不修好四无量心,你的贪瞋痴的心会使你修定的心动摇。一个人有念头、有回忆、有希望,这是第六意识的心理活动,咱们都习惯了。怨就是瞋恨心,你放不下冤家,你瞋恨心熄不下去的。亲是指亲人,对亲人亲爱的心。放不下亲人,放不下冤家,你再怎么修禅定,也定不下去。其实要入定很容易,难就难在放不下。只要你一放下,怨亲平等,没有爱的心,也没有恨的心,心定下去,就入定了。
修行不要等,拖的时间越长,
世俗的习惯势力越强,修行越困难
说到底还是两种习惯势力的对比,一种是世俗的老习惯,一种是修行的新习惯。老习惯势力特别大,我们不光有前世习气的等流,还有前前世、前前前世习气的等流,到底多少世,谁也说不清楚。佛就说是无始以来,你要问什么时候开始,说不出来,没有开始。我们到今世还在做老众生,越是老众生,修行越困难,因为老的习惯势力太强了。如果我们今世再不修行,拖到来世更麻烦,因为今世世俗的老习惯势力又在增长。好比一枚钉子,钉在木头上,榔头敲了一百下,已经牢得不得了了,你再敲一下,比一百下还要牢,因为又加了一下。
少欲知足无所求,就能健康快乐
开化文殊院公路对面一个邻居,七十多岁了,头发都没白,从来不刷牙的,一张嘴,牙齿黄得不得了,奇怪!一颗牙齿都没掉。他为了节约用电,他不点电灯的,最多点点蜡烛,实在不得已才开一开灯;也没有什么家具,只有两张床,一张冬天睡,一张夏天睡;煤气也不用的,自己去砍一点柴来烧烧;菜么自己旁边土地里种一点萝卜、青菜之类的,偶尔到镇上去买点盐。他说:“我的生活比皇帝还快乐,因为我钱没有地方用的,无所追求。”
人都喜欢干对自己不利的事情
人最愚痴的地方就是伤害自己的精神,可是人就是拼命地干这件事情,所以我年轻时讲课时说过:人都喜欢干对自己不利的事情。因为贪瞋痴发动了,欲望来了,有所追求,有所盼望。
亲人对你的损伤远远超过给你的快乐
亲人虽然给你温暖、给你快乐,可是亲人对你的损伤远远超过他给你的快乐。但是我们在世俗生活中习惯了,觉得无所谓。你们体会细一点,想得多一点,就知道了。有人说:儿女是讨债鬼,我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作为启发:儿女是催命鬼。做儿女的使父母产生了多少的焦虑、苦恼、气恼、怨恨,所以人家就说,养一个孩子真不容易啊!父母就在这里边逐渐衰老、逐渐虚弱、逐渐短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