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三归五戒”,你受了三归五戒,又跑到气功师那里去学,又到道教去学,这都是破三归;五戒呢?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不杀生,有的人说“我不能杀生,就叫卖鱼的给我杀一下”,这比自己犯杀戒还要严重,罪加一等,自己下地狱,还把别人拉下水。“盗戒”,不要贪别人的便宜,不是你的东西占为己有就犯戒了。“邪淫”,在家居士可以成家,可以有老婆,可以有丈夫,但不要搞第三者、包二奶之类的
,那是犯邪淫戒的。“妄语”,说假话骗人。有人习惯于打妄语,还说是“方便说”,戒哪能这样“方便”,除非你是为了利益别人,救别人一条命。比如说看到有人被追杀躲起来了,人家问你看到他到哪里去了?人家往南逃的,你只能往北指,要不然你就害了人家一条命。为了这种因缘,才谈得上方便。这是从菩萨戒的角度来讲,不是从你个人利益来讲,哪有随心所欲方便自己的。
五戒里面酒戒是非常严肃的,其它四戒还可以不受,酒戒必须受。从前佛在世的时候,有的卖淫女她很想受戒,可是她靠这个生活,她持不了邪淫戒,但她还可以受其它戒,也称五戒居士,但不是满分的五戒。但是酒戒是不允许开的。因为你不受酒戒的话,其它几条戒都是保不住的。一个人喝醉了,意识已经失控,走路都不会走了,还能持戒?有的人说少喝一点,不喝醉不要紧,戒律里讲凡是有酒的味道、有酒的气味的、有酒的颜色的,都不能喝。什么啤酒、汽酒、葡萄酒,都不能喝。如果你没有受戒,那你也谈不上犯戒,但是你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本身就有罪,称为性罪。
“别解脱戒等,违菩萨律仪,背密教誓句”,别解脱戒,包括居士的五戒、八戒、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这些都属于别解脱戒,可以引导我们成就解脱。菩萨律仪就是菩萨戒,比律仪戒要求更高,律仪戒是为了自己解脱,菩萨戒是为了度众生,所以有人说二百五十条戒还好持,但是菩萨戒是很难持的,假如心里一个退心的念头起来,“这些众生难度,还是管管我自己就算了吧”,你就犯了根本罪——退菩提心是根本罪。所以菩萨戒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我们凡夫众生刚刚修的时候,常常碰到这种犯戒的因缘,尤其是菩萨戒还没有搞懂就去受戒的人。密教誓句是密乘戒,受了密乘戒以后,要求更高了,所以密教要有相当基础的人才能学的,那些显教还没学会就学密教的人,是很不妥当的。
“不孝轻慢师,不敬梵行侣”,现在的众生由于傲慢的习气,或是自私的情绪,对其他人总是很轻慢,很少看到一个人对所有的人都尊重。看到不如自己的人就轻慢,乃至于看到比自己高的人,也来一句“你有什么了不起”。无论你是自卑还是傲慢,都有这种心态。这种不敬的习气会带到我们对师的态度上,对自己的师有的时候也会看不起,有文化的人看到自己的师文化程度还不及自己呢,就以为师的脑筋没自己的聪明,或者“我有钱——这个东西还是我供养的……”这都是轻慢。所有这些都是凡夫习气。还有执着自己的一套主见,社会上我们可能会事业有成,所以对自己的一套方法非常自信,对于师的就觉得太普通了,或者认为师的言教都是老古董,过时了,这样就犯了轻慢师的罪。
一旦我们轻慢师,我们的修行就不再有希望了。因为你轻慢了师,你还会听师的话吗?你就会听自己的话,过去听自己的话你就是做凡夫众生,以后听自己的话还是继续做凡夫众生。对于一个没有进入佛门的人来讲他还有希望,有一天他醒悟过来,他会改变。你遇到了明师,你不改变自己,还是走自己的一条路,那你还有什么希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