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113)
───────────────────────────────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6.5.3

 

“念”要忆念清净道,不忘不失,
佛教导要修四念处

提要:

  ■ 在大众中共作善业,欢喜向道,在修行中或为生起忧苦之心也不能有
  ■ 从初禅入,得到二三禅喜乐,而进入四禅,以上五法也要舍掉
  ■ “念”要忆念清净道,不忘不失,佛教导要修四念处
  ■ 观身不净,悟空有慧眼,能观美色实是白骨精
  ■ 观受是苦,苦受是苦,乐受也是苦,因乐会消失
  ■ 观心无常,心刹那刹那在变,哪有“海枯石烂,我心不变”
  ■ 观法无我,法无定法,不要执著
  ■ 修行人要念念不忘走清净道,因为凡夫“起心动念,无非造业”

在大众中共作善业,欢喜向道,
在修行中或为生起忧苦之心也不能有

第五条,“谓共善人众中,共善共业”,在好人中间一起做好事,“欢喜向道”,修行人共同修道。“以善行为,忧苦之心不有”,修行必须要精进,必须要努力,难免很辛苦。如果你由此而感到忧苦:我修了这么久了,好像没有什么长进嘛,将来怎么办?我是很愁啊,说起来修行好,说到底还是很苦的呢,吃嘛吃素的,早晨这么早起来,修修禅定两条腿疼。(众笑)你这种感觉苦的心也要没有。

从初禅入,得到二三禅喜乐,
而进入四禅,以上五法也要舍掉

如圣人者,从初禅人,及至得第二三禅人,成就喜行已,如是五法尽无”,圣人,是指证果的人。我们今天还不能称为圣人,可是我们今天走的路是进入圣人之流的路。等到将来成就了四禅,当然从初禅到三禅的喜乐,你都成就了,“如是五法”,以及刚才讲的五种法,到了四禅,你全都要舍掉。如果这些你都能够舍得掉,真正能够成就不喜不苦,你就进入了四禅。

念~念此前前后后应念,忆念清净之道,不忘不失。

“念”要忆念清净道,不忘不失,佛教导要修四念处

底下讲“”,“念此前前后后应念,忆念清净之道,不忘不失”,修行人的念要根据法去起心动念。释迦佛教导我们念头要放在四个地方,随时随刻不要离开,一发现离开了,马上要拉回来。哪四个地方?就是四念处,三十七道品首先就是四念处,道品就是修道所使用的工具。

观身不净,悟空有慧眼,能观美色实是白骨精

哪四个念处?观身不净,身体从头到脚都是不清净的。不净观修到后来,对这个身体真是不发欢喜心。你修好了不净观,你就成了慧眼。用觉悟智慧的眼光来看问题,就叫慧眼,阿罗汉就叫慧眼。《西游记》是神话小说,借里面的故事打打比方,猪八戒没有慧眼,所以看小姑娘漂亮,孙悟空有慧眼,一看是白骨精。(众笑)所以能从表看到里,能看到事物的真相,能看清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就叫慧眼。事物的真相就是空,最后你就是在空里成就。

观受是苦,苦受是苦,乐受也是苦,因乐会消失

观受是苦,不光苦受是苦,快乐的感受也苦,因为快乐会消失——消失你就苦。快乐的本质仅仅是苦的减轻,都是一时性的。

观心无常,心刹那刹那在变,
哪有“海枯石烂,我心不变”

观心无常,心要变,不光是后来会变,而是刹那刹那在变。他不高兴,你说几句表扬鼓励的话,他就高兴了;他心里在高兴,你批评他两句,他脸就拉长了。说心不变,那是骗人的话,要不然怎么现在离婚排队啊?所以年轻人不要相信“海枯石烂我心不变”这种话,要观心刹那刹那在变。

观法无我,法无定法,不要执著

观法无我,法无定法,不要执著。

这四个念处是最最开始要修的,尤其是出家同学,对自己要求要更高一点,经常要观观自己现在的念头在哪里?

修行人要念念不忘走清净道,
因为凡夫“起心动念,无非造业”

这里讲:应该要念的你要念,还要念念不忘。念什么?念清净的道。而且要念到不忘不失,随时随刻要检查自己的起心动念。因为众生还没有做到清净,所以从前老修行说,起心动念无非造业。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