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涅槃不是死亡,是永恒的不生不灭(29)

─────────────────────

释迦牟尼佛涅槃纪念日开示(农历二月十五起讲)

傅味琴 2006.4.9

 

来自痴,
世俗念头一直想下去就一直痴下去

提要:

  ■ 妄语习惯了,反说别人的批评是少见多怪
  ■ 妄语可以方便,岂不五戒全可方便
  ■ 不贪不瞋不痴是善业,如果做不到,连生天的福报也没有
  ■ 怕被人管,贪舒服也是贪
  ■ 起瞋心易生气,起痴心易起疑
  ■ 贪瞋来自痴,世俗念头一直想下去,就一直痴下去
  ■ 明因果能得妙观察智,断离恶法才是修行人

妄语习惯了,反说别人的批评是少见多怪

口四: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妄语。有一次我在一个居士家里,我对这个女的说:“你刚才这句话不是打妄语吗?”她朝我哈哈笑:“你真是少见多怪,现在大家都是这样的。”意思就是现在大家都打妄语,我打打妄语有啥关系啊?

妄语可以方便,岂不五戒全可方便

恶口,包括说话刺人、骂人、吵架。绮语是花言巧语,修行人不说好听的话,要实事求是讲话。即使你开导一个人,善巧方便,拐一个弯说说,也不准拍马屁、讨好人。还包括空下来去串寮,找人消遣消遣,说的全是乱七八糟、毫无意义的话。两舌就是挑拨离间。妄语呢?说假话。现在佛门里打妄语很普遍啊,而且还有理由,“这叫方便妄语”。方便妄语也是妄语呀。你自己承认它是妄语嘛。你没有说:我讲的是方便不妄语。怎么能用方便去犯戒呢?我看方便妄语不恰当。除非有特殊的非常重要的因缘,戒律里容许你开戒。举个例子,亲戚朋友间来往,人家问他:“你吃过晚饭吗?”他回答:“吃过了。”其实没吃过,他叫作方便妄语。意思就是:我为了别叫人家忙了,我就打个妄语。他以为只要有颗好心,就不算犯戒。今天的佛门都是流行这一套。妄语是四根本戒之一,妄语可以方便,那么也可以方便喝酒,方便偷东西,方便杀死猴子,只要方便,什么都没关系,像这种修行人还有成就的希望吗?

不贪不瞋不痴是善业,
如果做不到,连生天的福报也没有

意三,就是不贪、不瞋、不痴。贪是恶业,不贪就是善业;瞋是恶业,不瞋是善业;痴是恶业,不痴是善业,这个要求更高了。看看现在的佛弟子有没有做到啊?反而贪瞋痴泛滥。你们既然想修行,每天自己反省反省,别到后来连个生天的福报都没有。

怕被人管,贪舒服也是贪

比如探亲假回去的同学,事情办完了,在家也开始感到无聊了,那就早一点回来吧,何必一定在家呆满两个星期?说:“即使没有什么味道,在家放松放松也好。”寺院里是小床,家里是大床、榻榻米,滚来滚去都不会滚下来。一睡上去,两只手伸开,两只脚伸开,形成个“大”,多舒服啊!那这不是贪恋吗?贪舒服也是贪。为什么有些人总感到在这里不习惯?“你别管头管脚,管得我一点都不舒服,你就放松一点吧。”这就是贪啊。

起瞋心易生气,起痴心易起疑

瞋呢?一句话不对,两只眼睛睁大了。所以“瞋”字左边就是眼睛,只要一点小事不顺心,听了一句批评话,马上一股气来了。

痴呢?一直到老还是痴头怪脑。口里总是说:我得马上要回去了,因为我家里的老头子没人照顾。老得像猴子那样,还放不下。年青人结婚以后更加痴头怪脑,对方回来晚了,“怎么现在还不回啊?哪里去了?”一会儿窗外看看,“怎么人影不见。”又胡思乱想了,“到别的地方去不告诉我,肯定有问题,变心了。”天再冷,家里也留不住,站在寒风的弄口等他。看见一个身影,“来了来了,唉,不是。”痴汉等老婆,就是痴。掉进去了拔不出来,因为有感情啊。

贪瞋来自痴,
世俗念头一直想下去,就一直痴下去

从前看戏,《棒打负心汉》,这个拿棒的人肯定是痴心女。还有出戏《活捉张三郎》,那肯定是个女鬼。因为痴,所以才有贪;因为痴,所以才有瞋,所以痴是个最麻烦的东西。你只要一起世俗的念头,会从这个念头一直想下去,也就是一直痴下去。

明因果能得妙观察智,断离恶法才是修行人

修行人不要太随便喽,连生天都要修好十善,并不是烧烧香、磕磕头、唸唸经,就能了生死的。要经常自己观察自己:我今天种下去的因,将来结什么果,这就是智慧和觉悟。你能够天天这么修,将来就能得妙观察智。妙观察智就是叫你明因果。糊里糊涂修行,将来还不是做条糊涂虫?三恶道根本跳不出来。修行人怎么用功?就是一句话:细而又细亦复令断离。很细的烦恼恶法,都要断离。今天就讲到这里。

 

上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