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座谈(5)~(6)
                  2001.6.13
       (傅老师与前来探望老师及亲人的学佛居士座谈开示)

 

津液遍满,使人年轻

津液遍满,使人年轻

吴宽裕:第二个变化呢,本来我煤气中毒以后昏迷七天七夜了,救活以后也是植物人,煤气中毒我每天嘴干苦得很,我诵经念不出声音就天天默诵,诵了以后啊,口水像津液一样多,一天到晚不要喝开水,觉得自己津液遍满,我变得年轻了。

老师每句话里都体现了智慧

  本来我头秃像个饼,现在头发照样长出来。我七十三岁半了,但是我现在肉不瘦,皮也不干枯。我这个事实完全说明傅老师讲法能够治好治不好的病。要变年轻,靠滋润遍滋润啊,悦乐遍悦乐,法喜充满啊,就变得滋润起来。本来我跟赵凤鸣两个人《戒定慧基本三学》背到26页,就是“道者趣菩提”,后面的37道品没有背下去,哎,这次来了,正好老师给我们讲37道品、十二因缘,我开心得不得了。我觉得现在过得很愉快。赵凤鸣给我照顾得很好,她会引导我,启发我,叫我向好的方面去想,有的时候她想不通的时候我可以引导她,因为大家都是学老师的法,同是坐禅嘛。所以相互之间呢还有点补充。我公伤没算公伤,我向赵凤鸣讲,我们够用就行了,这么一讲她也想通了。所以名利也好,地位也好,或者世俗的东西也好,还是用佛法来解决。老师讲的是普普通通的话,但每句话里都体现了法的智慧,确实是这样。我想提一个问题,六根、六尘、六识那天他们讲了,我还不是太清楚,请教老师吧。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傅老师:六根、六尘、六识合起来,三六十八,就叫十八界。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眼有眼根,根在哪里?我们一般称眼睛就是眼球眼珠啊,那么怎么称根呢?以科学来说,可以解说成视觉神经,有根方才起作用,也就是说眼睛有视觉神经才能看,并不光是这个眼睛能看。耳根也是这样,耳朵有听觉神经;鼻,嗅觉神经;舌,味觉神经。全身都布满着神经,你一碰到它,它就有感觉。意根,就是意识作用,就是心理活动,所以这叫六根。

六根不全不能出家

  修行必须要六根全,六根全叫根支圆满,像这样的人学佛修行最好。六根不全呢?比如说盲人、聋子、哑巴,这些都算六根不全。身根呢?每部分都不能破坏,拿手来说,不能缺少一只手指,有的出家人燃指供佛,这样五指就不全了。佛教对出家人的要求特别高,因为出家人是离开了世俗,离开家庭,专门修行,为了将来成就,所以要求很高。拿出家来说,要体格检查的,六根不能少,六根少了就不能出家。

人要变,环境也要变

  六尘呢,尘就是外面的种种,经常会给你染上肮脏,外面种种的环境境界,它本来就是虚妄不实。我们不否定它的存在,可是我们觉悟到它随时随刻在变化,靠不住的。有的时候,人死了,它就不理你,你非常爱好唱歌跳舞的环境仍在继续。有时候人没死,环境就变化了,所以人要依靠这个环境得到一个长时期的快乐,那是靠不住的,外面环境也要变,人也要变。可是那种环境呢,经常引起我们心理上的贪爱、愤怒、愚痴,一掉进去就很难跳得出来,因为它有迷惑性。

尘是比喻事物的现象

  尘的意思呢,就是它是暂时性的,像灰尘一样,它不是事物的本质,而是事物的现象。比如说衣服掉上灰尘了,这个白衣服就蒙上了一层灰尘,白衣服就不白了,可是它是尘,拍一拍,就拍掉了,洗一洗,就洗掉了。所以尘随时随刻会飘过来,也会在你身上停留,如果它是永远不变的,那么众生就不可能修行,不可能解脱;可是它会变的,你洗一洗它就洗掉了,也就是我们学佛法,学一学,觉悟提高了,心里的肮脏就洗掉了,所以外面称尘。

眼根对色尘

  对外面物质的境界,眼睛能够看得到,看得到都有形象,长的短的圆的方的。看得到都有颜色,没有颜色,没有形象,我们眼睛是看不到的,所以眼根对的境就是色,色呢就是解说成物质,物质的形象,物质的颜色,所以这个眼根对色尘。


心经的“无”指事物都会变

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

耳根呢,对声音起作用,所以耳根对声尘。鼻子对闻香,这个香不能完全说是香味的香。香一般解说是气味,鼻子都能闻得到。味,舌头,有味觉神经,各种滋味它都能辨别。身子呢,对于能够触到你身子的东西,它全有感觉。当我们衣服穿在身上的时候,就有感觉。这色声香味触就叫尘。

六根对六尘起六识

  六根对六尘,必然会起作用。那么这是两个六,第三个六呢,六根对六尘,眼睛看见东西了,如果没有第三个作用,眼睛看见就看见, 总是这么一个轮廓,这么一个形象。可是人不是这样,眼睛看见了,能够认知,能够有感觉,能够辨别,起心理活动。你一看见,马上就会知道,这是墙壁。能区别得出来。看见玻璃,你会知道,这个墙壁跟玻璃不一样。当然喽,墙壁跟玻璃是人类给它取的一个名词,可是你就能辨别,这是两个东西。有所感觉,有所知道,这是什么作用呢?这是意识的作用。所以眼根对色尘产生了意识作用,叫眼识。那么耳根对声尘产生意识作用,叫耳识。

识就是意识作用

  这个识就是眼睛的视觉神经跟心理接通了所产生的作用。眼睛一看这个境,马上会反映到大脑司令部,就产生了意识作用。那么通过后天生长环境的种种教育,你越来越容易辨别。所以识就是意识作用。

意对法

  那么意根呢,就直接讲到意识。眼耳鼻舌身意,对外面色声香味触,还有一个法,法就是对意根说的。意根能够辨别这个东西是什么形状,是作什么用场,它是怎么个做法的,这些种种都成为法的意义。

六根六尘六识相合称十八界

  六根对六尘产生六识,十八界就是那么个意思。人不可能离开生活环境,人对生活环境里的色声香味触,靠我们六根去认可,去接受。心理上还能够接受种种的影响,种种的教育,起种种的分别、认可,这全是心理活动的作用。所以说人在出生以后,人的生活,人的个体的存在,事物的发展,全靠这十八界。

佛经的“无”指事物都会变

  《心经》上归纳起来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那就是六根六尘。“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乃至”就是不再排列,从眼界到意识界,就是六识。六根六尘六识在《心经》的这个“无”,从文字上来讲是没有,但是,这个没有并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 所以不能这么解说,这么解说有人就想不通了,明明有眼睛怎么叫没有眼睛呢?这么解说就成为庸俗低级的机械唯物论的解说了。佛经里的“无”就是说它们要变的,眼会变,耳也会变,任何事物都会变,没有一个固定的东西存在,所以称无。

“无”的意思就是“空”

  《心经》全部讲无,无的意思就是空,没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东西,这就是佛教讲的空,佛教讲空,并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而是说明事物发展的规律,它是不断在变动的。不可能不变,没有一个永恒的、不变的事物存在,这就是空的意思,这就是无的意思。

  比如我们都有眼睛,也有眼根,就是视觉神经啊,能够看到外面的颜色,还能辨别这是红的黄的。可是眼睛生了病就变样了,像我这样嘛老花眼,现在有的小字我看不见,经常看错,有的人眼睛有时一个字会看成是两个字。

上一页   下一页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连载专栏》之
  【佛学座谈】
提要:
  津液遍满,使人年轻 
 ·津液遍满,使人年轻
 ·老师每句话里都体现了智慧
 ·六根即眼耳鼻舌身意
 ·六根不全不能出家
 ·人要变,环境也要变
 ·尘是比喻事物的现象
 ·眼根对色尘
  心经的“无”指事物都会变
 ·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

 ·六根对六尘起六识
 ·识就是意识作用
 ·意对法
 ·六根六尘六识相合称十八界
 ·佛经的“无”指事物都会变
 ·“无”的意思就是“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