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一○三)

问:在家人普遍感觉持戒困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佛法中,将戒律称为无上菩提之本,是长养善根、迈向解脱的基础。在不少人的观念中,戒律似乎很神秘、很刻板,这是因为对戒律无知造成的误解。事实上,戒律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真善美的生活。所谓真,即追求真理;所谓善,即完善道德;所谓美,即庄严身心。

而我们现有生命是无明制造的产品,是混乱无序的。受持戒律,是对种种不良习惯的修正,势必会和原有串习产生冲突。这种冲突会使我们感到压抑,使我们不愿持戒,使我们寻找种种自我保护的理由。但我们要知道,若想改善生命,必须扭转这些不良串习。修行,正是通过对行为的修正,最终修正心态,修正人格,修正生命品质。在此过程中,戒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保障。

真正认识到戒律对自身的意义,持戒就不再是被动的约束,而会成为我们主动的选择。学生学习是辛苦的,运动员训练是辛苦的,社会上工作也是辛苦的,但没人因为辛苦而放弃,为什么?正是因为他们认识到学习、训练和工作的重要性。持戒同样如此,明了持戒的意义,即使暂时遇到困难,也不会成为阻碍了。

(摘自《西园夜话》济群法师)

问:三世因果的“三世”是时间概念吗?

答:“世”代表时间,“界”代表空间。我们所说的世界,就是时间加上空间。所谓三世,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可说成前世、今世、来世。但过去、现在、未来又有其相对性。当我们说现在的时侯,已然成为过去;当我们说未来的时侯,未来已经到来。所以,时间并不是绝对固定的,只是一种相对的缘起假相。

(摘自《问道》与济群法师面对面)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八十七问:行苦之行,是否即行蕴之行?

答:应知五取蕴因惑业生,行苦之行,非行蕴之行。此身乃业力支配,非自由称行苦。行苦之行,在藏语为“杜杰”,“杜”字义为摄引,由先业摄引今生蕴。“杰”字义谓能作,由摄蕴故,能作苦性,不自在转。若不分别,谓行蕴之行是苦,则色、受、想等,皆是苦了。各宗所许行苦性,各有不同,然合中观者,凡有漏蕴为行苦性。即许三界,虽能住其境界,然不自在,终当变坏,无自在力为行苦性。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为什么要学佛? ⒁

何为恶缘?烦恼心就是恶缘。

什么是烦恼心?佛经中说,“贪、嗔、痴”便是烦恼心。

为什么贪嗔痴是烦恼心?因为一切痛苦,一切灾难,一切难受和折磨都来自于贪嗔痴。

什么叫贪欲心呢?贪欲心是对事物的一种自私的贪恋之心。有人会问,如果对事物没有贪恋心,社会怎么会发展?咱们怎么会有进步?这么说就错了!“自私、贪恋”与“追求”是两码事。追求可以有,贪恋不应该有。这两者的界限在哪里呢?追求虽说我不会把事物看得很重,虽说不会在乎它,但会尽最大的力量争取做到最好,可由于某种原因做不到也不会在乎,大不了重新做,这就是追求。

什么叫贪恋心呢?贪恋心是指人被事物所迷,一旦失去了就无法想象的痛苦的那种在乎心。一旦有了在乎心,就是贪恋心了。因此它只会带来痛苦和难受,不会带来任何快乐。刚才我谈到的“爱离别苦”的原因,就是贪恋心。如果只有一种爱心没有贪心的话,他能够非常的好,可是一旦他的爱心变成贪心,对方就无法忍受了,因此就只有离别了。所以一旦离别的时候,就会感到非常难受痛苦:“为什么要离开我呢,我对他这么好……”他一旦如此想,就有无法忍受的痛苦和折磨。更由于心理的折磨导致生病,一步步发展,严重下去,最后就死了。或者自杀,或者喝酒,或者吸毒,等等等等,诸多可怕的后果都会随之而来。(摘自《法雨清流》夏坝仁波切 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