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一一八

问:如何克服瞋恚?当它生起时,如何对治?

答:你必须有慈悲心,打坐时若瞋恚心生起,当修慈悲观。若別人行持不好或发脾气,不要因此而生气,否则,你比他更无明。要心怀慈悲和智能,因为对方正在受烦恼的煎熬。要內心充满慈悲,把他当作你亲爱的兄弟,在打坐时,专注在慈悲的感受上。要散发慈悲心于整个世界,唯有慈悲才能化解瞋恨。

有时候,当你看到其它的出家人举止粗暴,可能会心生懊恼,这是自讨苦吃的,这样不是佛法。你可能这么想:“他们不像我这么严谨在修行,不是好的出家人。”这就是自己的大错了。不要做比较、批判,放下想法,观照自己。修学佛法是自己的事,你不能叫別人的作为合你的意或像你一样。这种期待只会为自己带来烦恼,修行人常有此通病,但是看別人的缺点不会产生智能。不要自寻苦恼,只是单纯地观察自己及內心的感觉。这样做,你将会明白的。(阿姜查)

 

 

问:何为“心即是佛”?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学佛?

答:虽然“心即是佛”,但我们目前的生命现状是不是佛?佛陀已彻底断除一切无明烦恼,我们断除了吗?佛陀已通达宇宙人生一切真理,我们通达了吗?“心即是佛”是代表生命某个层面所具有的内涵,并非一切。现实中,我们仍是不折不扣的凡夫,充满贪嗔痴,充满无明烦恼。所以,还应以佛法为指导,不断消除烦恼,使心的本来面目逐渐显现。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心,那个充满慈悲和智慧的心,才与诸佛菩萨无二无别。(济群法师)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九十九问:何故须入大乘?

答:由粗分出离心转入思轮回苦,生起求解脱细分出离心,而修三学,能解脱生死成阿罗汉。然于自他二利,皆不圆满。自利未圆者,声闻阿罗汉未圆佛果,彼等住寂灭境,佛悲悯之,乃自心间放光照之,彼等如梦初觉,转入大乘。如迦叶住鸡爪山,弥勒放光照之,彼方思取佛果。于利他亦属少分者,如舍利弗虽证罗汉,不知其母生处(已堕恶趣),故不能圆利他。以此圆满自他二利,须入大乘。否则,成阿罗汉,于求自他圆满,尚须从头作起。(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为什么要学佛?(29)

然后,要修习生命无常、三恶道的痛苦,以及皈依三宝。因为你没有生起怖畏三恶道痛苦之心的话,你不可能真正的皈依三宝,所以说要观三恶道的苦,它是生起皈依心的最根本的因。

那为什么要皈依?皈依谁?如何皈依?以及皈依之后的学处等等,以后我会详细讲到的。若修好了这个三皈依后,若不修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业报之心的话,你仍然不明白为什么会堕落三恶道,为什么会投生到三善道,有什么办法让我们免去三恶道的痛苦,让我得到三善道,来得到人天之快乐荣华富贵幸福等等,以及如何才能得到的方法。所以说,我将来也会专门讲一讲因果报应。

为什么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呢?就有业果这样一个内容,通过学习你就可以详细明白善恶的因果报应,以及让自己多得到一个善报、少得到一个恶报的一种方法。

然后要修六道轮回的苦,我们通过三苦、六苦、八苦来认识六道轮回的苦。佛教为什么说轮回是苦海呢?刚才我已经讲到了一些简单的道理,更深刻的要在心中体悟才可以明白。

那么完了之后你要学会十二缘起支。什么叫十二缘起支呢?一个人为什么会死了之后进入中有?中有之后为什么有投生?投生之后为什么会老死?这要学习从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样的十二缘起的顺转和逆转之理。一旦明白了这个之后,你就会明白我们人从哪里来、将往哪里去,你就明白这个道理了。这个将来我也会非常详细的阐述。(摘自《法雨清流》夏坝仁波切 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