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佛学问答
佛学问答
(一四一)
《心经》那么好,如何去运用?⑾
观呼吸的要领是“知息出入”,包括“知自息出和知息入两个部分。用功夫用得深了,就可以观三个部分:“入、住、出”。住就是入与出之间短暂停止的过程。
观呼吸能够得禅定。在功夫纯熟了以后,入息的时间拉长了,住的时间拉长了。息住以后,呼吸停止了,那就是入定的状态。当然定境没有达到四禅之前,呼吸不是完全停止,但已经不明显,很细微。
年轻人和老人,在呼吸上有差别。
年轻人入息时间长,那么就可以专门观察入息,数呼吸的时候就可以数入息,周而复始。壮年人,30-45之间的,入息和出息的时间相等,那么数入息和出息都可以。年老的人出息长,那就可以数出息。
(净慧长老)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一三六问:爱执自我有何过患?
答:《入行论》说:“举世一切苦,皆从我爱生。”此二语可摄爱执自我之一切过患。此潜伏身心中之自爱执,无始以来与生俱来,如影随形,一言一行皆被支配,只知有己不知有人。总摄而言,诱惑我堕生死苦海中者,即自爱执,因自爱执,多作恶业,空过此生。分别而言,凡遇不乐之事,皆谓其原因,由于他方,而不察觉其由自爱执而生。下至轻毁言语,非人魔害,横祸病灾,不顺诸事,皆由自爱执而来。此理人多忽略而不察。如彼此毁谤,因人人皆自以为是,圆满无缺,爱执于此故。若人于自所爱乐之圆满自是,生起不顺,甚至相反,遂生嗔恼,热嘲冷讽。父子兄弟,家乡国族,彼此不睦,大而推之世界之乱,皆由各各自是,依自所执而起斗争。又于较我高者生嫉,较我低者生慢,相等者相冲突。又以我爱执故,能令我之善法戒,退失衰损。以自爱执故,但为现前安乐诱惑,不希后世利乐,遂不勤行善法。又身病心恼,亦由自爱执而成。身病多由不适之饮食而成,所谓百病从口入,明知彼损害身体之物,以爱执故,贪其味者,过量食之即成病。推之兵乱王害,冤仇盗贼,令心忧恼,无边恶业,皆由自爱执而来。古德说:“失物非盗窃,乃自爱执窃,莫不由自爱执聚物所致。”古德喻自爱执为守管三界之狱卒,杀害入于善法根苗之屠夫,毁坏禾稼之冰雹,呼之为仇敌,为“凶兆恶煞”。故应誓除此菩提心之根本障碍——我爱执。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问:《坛经》讲“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法是否对立?
答:“不思善,不思恶”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并不对立,而是代表两个层面的修行。佛法修行中,基本贯穿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原则。但修行不仅是止恶行善,更要超越对善恶相的执著。因为修行最终要契入空性,以哲学角度来说,即通达绝对真理。空性又名真如,超越一切善恶,这就必须摆脱二元对待的心。
我们眼中的世界,是相对的世界;我们现在的心,是二元对立的心。换言之,每个心念都有相应的对象。比如想起某个人,某件事,都有“能想”和“所想”。而在空性层面是没有对待的,是“不思善,不思恶”的绝对世界。凡夫活在相对的世界,而圣贤同时活在相对和绝对的世界。体悟绝待的空性时,是超越善恶的。安住于相对时,则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对于普通人而言,相对现象与绝待的心似乎会发生冲突。但对圣者而言,心的相对层面和绝待本质是可以并存的。
(济群法师)
如何理解“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答:这是两个专门的名相。慈就是无缘大慈,悲就是同体大悲。什么叫无缘大慈?就是说你去慈悲这个人不要分对象,不要分男女、老幼、尊卑、贵贱,要平等对待,不要分别,不要执著,叫无缘。悲就是同体大悲,什么叫同体?他人的体就同我的体一样,也就是说他人的身体就是我的身体,他人的苦难就是我的苦难,他受苦就等于我受苦,他快乐等于我快乐,叫同体大悲。
(惟贤法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