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四十五问:修不清净,心不入道,症结安在?以何对治?
答:不修念死之过患有六,其中重点,为修不清净。修不清净,则心尚未入道。大德妥默桑波说:“于闻思修作障者,即现世利乐(此为症结所在)。于闻思修善行,杂以现世利乐恶心,则如美食杂以朽腐,不堪入口了。”又诸大德说:“为求现世圆满,不惜毁谤伤害,皆由执着现世恶心,唯死无常可以对治。”
四十六问:观其人入道与否,以能否舍其现世为衡量,此为上师教授。应如何理解此一教授?
答:甘丹派诸善知识说:“虽号称学法,一项皆未得,能舍此世心,方列学法行。”所谓“舍此世心”,不是说弃舍一切,形如乞丐,乃就现处境况,内心对已有名闻利养,不生贪羡。今日为东方国王甚有威荣,然心不着追求,听其自来(此为舍此世)。不汲汲于衣食尚易,不贪名则甚难。反之,穷至于一无所有,然犹想着异日或当富饶,亦不能说为舍此世。故虽极穷不能舍者,仍不能舍。虽极富饶,心能持者,亦可说为能舍此世。昔大德卓·位奢贡波说:“有大修行者,榜其门上,书出闭关若干时限,其动机乃在沽名,故其修行为不清净。”有许多善巧者、讲说者、著述者,皆流为此生善巧者、此生讲说者、此生著述者,皆为此生而立名,皆为名闻所自在,入于名闻之权下。即作布施等善法,莫不皆然,即以供佛而论,皆想当有见者、闻者,而不是为自及众生积福。大德说:此种差别执着,一切善法若趋于此,虽勤修善法,而皆趣入恶道。故对于此种差别执着,若不刺以对治之矛,则虽善巧者、持戒者、大修行者皆毫无利益。须能闭三恶道大门,开善巧之路。能如是者,须有舍此世之心,则不随烦恼,所行方为正法。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