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问答(六十七)

   问:唐代玄奘是传译瑜伽学派的,真谛也是传译瑜伽学派的,对比之下,他们译传瑜伽学有什么不同?

:据玄奘所传,戒贤生于公元528年,可以推定护法约生于530年。而真谛生于499年,故真谛长于护法三十余岁。又真谛译有陈那著的《无相思尘论》(即玄奘译的《观所缘缘论》)和《解拳论》(即义净译的《掌中论》),陈那是世亲的弟子而为护法之师,可见真谛是介于陈那、护法之间的佛教有宗大师。玄奘所传以护法的学说为正义,其门下传述以真谛之学及地论师之说为旧说或旧译,而称玄奘所传为新译,古人(唐灵润)归纳有十四义不同。如旧译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新译则认为有一分无性(佛性)有情;旧译认为佛果理智不二,新译则认为理智各别(即分断、智二果);旧译于三性中遍计所执及依他起二性俱遮,新译唯遮遍计所执;旧译以缘起之本唯在第八识,新译则八个识及相应心所皆为缘起之本。又真谛译之《转识论》以阿陀那为第七识,新译则以为第八识。真谛所传之摄论宗更立第九识,新译则无此说。总之,新旧两译同属有宗,宗旨相同,因时代先后,各成一家之言,义解稍有差异,也很自然。但真谛所译传之学在隋唐之际的中国佛教界曾激起很大波澜,因而引起了后来玄奘法师到印度去深入研究的动机(图1)。真谛来华后至玄奘赴印前的八十余年中(546-627),印度佛学也经历了剧烈的变化。最初护法和清辨兴起了空有之争,接着月称和清辨又同室操戈而使空宗分成为自续、应成两派,月称又和月宫进行了长期的论战,护法的弟子法称也对祖师陈那的因明进行新的改革。学说总归是辨析日精后胜于前的,玄奘所承之学大体说来是较旧译更为精审的。(摘自《佛教常识答问》赵朴初著)


有关菩提道次第所出问题解答

 五十一问:由何而决知死期无定,及此中心要?

答:亦由三因而决知:   

一因,思赡洲人寿无定,故死期亦无定。昔宗喀佛曾作问题令诸大修行者答覆。一、不但口说无常,欲令无常义,深入有情心底,可取以为修法者为何?二、死无常中最锋利所缘,能刺入有情心中,令其感动者,而为诸经论所赞叹之无常法为何?第一世班禅答说:“心中所修无常,乃念死九因,如师所说;二、所缘中能抓着吾人之心,而为诸经所赞欢者,乃死期无定。”吾人于年内不死之心较轻,月内不死之心较重,而执着日内不死之心,最为坚固。然皆执于不死,故存推诿怠惰之心,则口言修者,但以自欺而已。能对治此者,即死期无定,如大铁锤击此则成粉碎,少时无所恃,今年死不可知,推至今月今日皆不可知。若谓今日无病,或不致死,当思健壮不可恃,扎一毒刺即可毙死,身躯微劣,犹如水泡。若谓大多数存在,我亦存在,当思自己所见所闻,死者甚多。聚经中说:“晨前所见人士,晚间有些不见(已死),晚间所见人士,晨间有些不见(已死),故知无定。”

二因,思死缘多活缘少。死缘分内外二种。外缘.人与非人之残害,人怨仇等用种种器械毒药等,常谋杀自己生命,贼乱王害亦有时迫害自身。非人指部多、药叉、山魈、厉鬼、地神、水怪等,如蝇逐臭于吾人周匝,伺机而发。灾厄有八万,魔害有三百六十。此外横祸非灾,如水火毒蛇猛兽毒食车祸中风地震等,何能决断其不来,吾人尚暂无恙者,皆由过去善业力,及上师三宝加持。内缘:如疾病有四百二十种,如云积聚,四大种在吾人身中,如囊中贮四毒蛇,若一毒强,余三被毒噬。此喻地水火风,若一大增盛,余三被克,即致病乃至死亡。饮食医药本为活缘,用之不当,活缘可成死缘,死缘则无成活缘者。又吾人为求生缘,所修财宝等,常为死缘。故应修非死缘之正法。   

三因,思身危脆,故死期无定。经中说:“七日并出时,大地成灰烬,况此微弱躯,那不成煨烬!”此言因扎一刺之微细缘,以致不救,突然死去,这样如水泡般的身躯,真是异常危脆。诸大德说:“所谓死无常,此理易知而难生(动心)。”此言虽知不能避免死,然未知未死之前,及时学习正法,以利死后,早作准备,则临死之时,不致恐怖。
                  (摘自《灭除心暗曼殊意光论》郭和卿著述)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