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世俗习气、世俗爱好、世俗享受完全一刀两断,
才是清净的身心俱出家
提要:
·出家了又回头抓世俗的名利、吃喝玩乐、贪恋时髦,这就不对了
·带着享受五欲的心勉强出家,就难舍俗
·跟世俗习气、世俗爱好、世俗享受完全一刀两断,才是清净的身心俱出家
·身在佛门,身心都不出家,还比不上社会上的人
·在佛门里造恶的人,已经不信因果了
出家了又回头抓世俗的名利、吃喝玩乐、
贪恋时髦,这就不对了
假如出家了以后本来挺发心的,后来又有点回头了,也不是还俗,就是喜欢世俗的东西,喜欢搞名搞利,搞吃的,把朝山作为游山玩水,喜欢经常请客吃饭,乃至于出家人用不着的东西,慢慢又用起来了。比方说吧,世俗上人洗脸时候照脸的镜子、梳头的梳子,出家人根本用不着的。如果你眼睛不太好,配一副眼镜这是应该的,因为你要学习呀,可是这副眼镜太时髦了,那你就是贪爱世俗上的时髦,以时髦为荣耀,舍不掉了。
带着享受五欲的心勉强出家,就难舍俗
佛在世的时候,也有这么一个弟子,就是难陀。难陀出家是很勉强的了,像他这样勉强,当然世俗东西他丢不下呀,所以同学就到佛面前去告状, “难陀出家以后,还在街上逛街,还穿了一双金边的拖鞋,像什么样子呢?”所以如果出家以后还贪恋这些东西,就可以联想到这个人出家可能是勉强的,他并不是真正有出离心出家。或者说这个人出家了,并不是真正地想了生死、弘法利生,他是带着享受五欲的心出家,那当然他有他自己的打算,别有企图了。所以从一个人外面的表现,就可以判断他的内心。
跟世俗习气、世俗爱好、世俗享受
完全一刀两断,才是清净的身心俱出家
我们真正的出家应该怎么想呢?那些东西好比我已经从嘴巴里吐出来了,我怎么还抓回到嘴巴里去尝尝味道呢?这就叫“反吐不食”,不要再吃了,“不尝味”,连稍微尝一点味道也不要了,要做到非常清净。跟世俗上的世俗习气、世俗爱好、世俗享受完全一刀两断,这才叫身心俱出家。如果你身子还在享受世俗的东西,那么你连身都没有出家,如果你心里还在打世俗的主意,老是想我怎么搞名、搞利,你心也没有出家,结果变成了一个身心俱不出家,那跟社会上人差不多。
身在佛门,身心都不出家,
还比不上社会上的人
而且这种人比社会上人麻烦得多,社会上人身不出家心不出家,可是他对佛门不会扰乱啊,他做他的生意,对佛门不会有影响,也不会破坏啊。或许他做了生意,变了老板,虽然他身不出家心不出家,尽是在赚钞票,也许他还会到佛门来供养供养。如果一个佛门里的人变成身不出家心不出家,那就麻烦了,他在佛门里边搞世俗的一套,这种气氛不断地扩散,带坏了多多少少的年轻一代啊?而且他在佛门里边并不是修供养,他在干什么?他在吃三宝的饭,吃了三宝的饭,还要败坏三宝的事业,这可麻烦了。社会上人他不出家,有了钱供养供养,还可以培福。在佛门里干这种事情,败坏佛门,不光是要消耗自己福气,而且背了多少罪过啊!再笨的人也会想一想,应该这么做吗?
在佛门里造恶的人,已经不信因果了
为什么他们偏要这么做呢?我想啊,只要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那些人已经不信因果了,如果信因果的话,怎么会不怕呢?恶因恶果,将来要受报应的。他们已经不信因果了,他口里跟别人说“要深信因果”,但是他们自己根本不信因果。不信因果就等于不信佛了。佛教是最讲究因果的,佛教是在因果基础上来说种种法的,因果推翻了,佛教也推翻了。还有一些明知故犯,素质已经败坏到不可救药的程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