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众律仪戒或无或有,但学不修,修无次第或不殷重,这种毛病在今天末法时期更加严重了
提要:
·三聚戒就是菩萨戒,菩萨戒以三聚戒最最圆满
·三聚戒包括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七众律仪戒或无或有,但学不修,修无次第或不殷重,这种毛病在今天末法
时期更加严重了
·从前的年代,讲经的地方很多,也有听经的风气
三聚戒联
带关系
|
七众律仪戒或无或有,但学不修,修无次第,或不殷重
|
不具精严律仪戒
三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有些比丘僧,不持律仪戒,说乃大乘,实为偏差
为出离三界(律仪戒)成佛(摄善法戒)度众生而持戒(饶益有情戒)
殷重~殷重心
精~不杂,严~慎 |
三聚戒就是菩萨戒,菩萨戒以三聚戒最最圆满
昨天我们已经把题目讲过了,今天开始讲颂文。“不具精严律仪戒,摄善无成他方惧”,下面一行小字“一颂半”,一颂就是四句,还加半颂,一共是六句话。能海上师注的小字,“三聚戒联带关系”,这六句讲的是三聚戒彼此联带的关系。
“三”,三种,“聚”,聚合起来,这是三种戒聚合起来的,所以叫“三聚戒”。三聚戒就是菩萨戒,菩萨戒以三聚戒最最圆满。一般受的菩萨戒比较简单,这是一种方便罢了。如果真正要殊胜、圆满的话,那必须要照三聚菩萨戒去行持。
《高洁大行》这一个门并不是讲三聚菩萨戒,而是讲三聚戒──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这三种戒的戒体。
三聚戒包括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
三聚戒~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摄”就是包括的意思,律仪戒刚才已经讲过了,摄善法戒就是六波罗蜜,就是大乘修法的六度。饶益有情戒,有情就是众生,专门饶益有情、专门给众生利益的,一共12条。以后咱们有时间要详细讲。
七众律仪戒或无或有,但学不修,修无次第或不殷重,
这种毛病在今天末法时期更加严重了
首先要说明这三种戒的联带关系。我们看能海上师注的小字,“七众律仪戒或无或有,但学不修,修无次第或不殷重”,这讲的是持戒人的毛病缺点,这种毛病缺点在今天末法时期更加严重。
“七众律仪戒或无或有”,佛弟子有七种就叫七众弟子,七众弟子中有的人没有持戒,有的人有持戒。
从前的年代,讲经的地方很多,
也有听经的风气
“但学不修”,从前的年代,听经的机会很多。我年轻时候,初进佛门是在上海佛教青年会,说是青年会,实际上里边青年只有三分之一,一般都是中老年。还搞了一个少年部,少年应该是11、12岁这样称少年,可是少年部里边都是青年。
那个时候年轻人假如喜欢听经的话,忙着听经都来不及。有些年轻人还在念书,一放学,背了一个书包就去听经,这边听完到那边听,那边听完再换个地方听,那个时候就有这样的风气。那是五十年代,我只有二十几岁,我也喜欢听经,我非但喜欢听而且喜欢记,恨不得把法师讲的每句话都记下来。
是有那么多地方在讲经,拿上海来说,佛教青年会在讲,圆明讲堂在讲,法藏寺在讲,金刚道场在讲,你都来不及听。而且那个时代上法座讲经的,拿今天法师的水平来比,全是第一流的。有一个老法师在虹口区讲《华严经》,光经题就讲了一个月还不知道三个月,一部《华严经》讲下来可能要讲几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