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不守制度,随随便便,人就欢喜不起来
由此可见,我们遵守规章制度,习惯了,就能产生欢喜,新同学来不遵守规章制度,咱们倒反而欢喜不起来。其实以前你跟他也是一样的,但是现在再要你跟他一样,你就反而觉得欢喜不起来。别人跟你说,“你也这么样随便一点,这有什么关系呢?你看我随便,你老是对我要求这么高,其实你也随便一点好了。”那么老同学就说了,“因为你随便,搞得我挺不舒服了,你也要我向你学习,也随便啊?”反而对随便不习惯了。
熏习出了修行的习气,再回到世俗环境,就不习惯了
现在听说有个同学要回来了,她本来请假起码请六个月,因为她要长期休养,最近打电话来说,她快要回来了。我看啊,她可能对回去的生活也不习惯。原来想想:我回家多自在啊,可以自由自在的,多好啊。你真的回去了,你就不习惯了,看看,“这种人真愚痴啊”,“这种人真是影响我了”……这样也看不惯,那样也看不惯。这个就是熏习的结果,这个就是培养的结果,这个就是修行的习气。
对禅定有欢喜心,又培福增长福气,禅定就上路了
“喜足生”,喜足一生,你进步就快了。禅定也是如此,你不喜欢禅定,这两条腿啊,越坐越疼越坐越疼;你喜欢禅定,你越坐越欢喜,这两条腿好像怪了,好像不感觉到疼了,也许是你忘记了。你欢喜培福,即使辛苦,可你欢喜啊,培福既增长福气,心里又拿到一个欢喜,那么晚上修禅定,就拿到好处。有福气有欢喜心,禅定就上路了。
修行生活养成了习惯,欢喜心就起来了
智慧也是这样,听听法,越听越欢喜越听越欢喜,你不听就难受。一欢喜,听法就想天天听天天听,每个人都是那样。不听法,总好像今天有一件事情没做似的。从前我练朗读,天天练,一天要练两到四个小时,所以我说话全是训练出来的。有一天我感觉到:哎,我怎么今天老是不高兴了?想想我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从早晨想到晚上,没什么不高兴的事情,怎么搞的?后来想起来了:哎哟,我今天没有练朗读。马上拿着一本书到树林里去练朗读,练了一个小时,又高兴了。听法也是一样,修行也是一样,要养成习惯,你就会欢喜。
对任何外在环境的影响,都能心一动也不动,这就修出定力了
从前因为我们家是拆迁户,想去找一个房子住,只好自己去找啊,听说可以去某个地方看一看,我初次去么又不认得路,总要问路啊。马路旁边一个老先生,在门口椅子上坐着,看他样子挺安详。他在听收音机,在听什么呢?苏州评弹,就是一边弹弹一边说说。
苏州人说书有特色的,他说起书来,描写得非常细致,甚至细致到什么程度?描写从楼上走到楼下这么一段路,他能够说三个月,厉害不厉害?这个描写得细致啊。比如他唱起来,“欲出门来怕出门”,就是我刚刚想出门的时候,又怕出门,我缩回来,我怕出门。他一把扇子拿起来,什么都会比喻,把扇子一翻就是丫头捧着茶壶回来了,扇子这么一伸就把它当枪,一戴作为帽子,描写得细致啊。所以听说书的人,听得入迷的很多。
我过去问他,我说:“老先生,请问……”他理也不理我。(众笑)我不能不问啊,我只好耐心的稍微等一会儿,又问他,“老先生,请问……”,他还是不理我。等到第三次,他火了,“你没有看见我在听说书嘛?啊?!”(众笑)哎哟,这个专心啊,这个定心啊,他什么都不理的。修行人修出这股力量来就好了,(众笑)他听书听出定力来了,修行人能修到这样了,任何外在环境的影响,你都能一动也不动了。
好,今天讲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