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菩萨道的人要灵活到要变马上就能变
行菩萨道的人,要灵活到什么程度?我打一个比方给你们听,从前有个人在舞台上表演“变脸”,他面前是一张桌子,他往桌子底下一蹲,人看不见了,等他竖起来,变了一个老头子,他又一蹲又竖起来,变了一个老太太,他又一蹲又竖起来,变了一个小姑娘……灵活到这样,速度之快啊——因为速度不能不快,不快,台下要不耐烦了。这个是真本事,快速度。
这么变那么变,只要不干坏事,能抓住众生就是好
行菩萨道,只要不干坏事,你这么变那么变,目的是什么?目的要度众生,不管你是白猫黑猫,能抓住众生就是好猫。
对法也不能执著,什么情况说什么话,一执著,就有矛盾
小乘跟大乘,一执著了,就有矛盾。比如拿戒来说,释迦佛一方面说,“宁舍身命,永不犯戒。”可是在大乘菩萨戒里,说法又两样了。在大乘菩萨戒里,生命是宝贵的,因为我们凭生命可以度众生,凭生命可以修行、成佛,你只有在一种原则下:为大众去牺牲自己,那是应当的,那是菩萨精神,所以说法又两样了。所以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情况说什么话,灵活多变,目的是为了你把应该修的要修成就。
环境应付得好不好,除了前世等流下来的习气,还跟出生后的环境影响、家庭、教育有关
所以应付各种各样复杂的环境,有人应付得好,有人应付得不好。应付得好的人,是长时期培养成功的,除了跟自己前世等流下来的习气有关系,还跟出生以后的环境影响、家庭、教育都有关系。
不修行的人从动中去养成动的习惯,修行人要训练成心不动,而照样在度众生
不修行的人从动中去养成动的习惯,修行人就应该要跟他们不同了,水平要提高,虽然动,心不动,虽然心不动,照样在度众生。这是要训练成功的,这种训练就叫修,修就叫训练。可不能把修看成是虚无缥缈的、玄虚得很,像茅山道士那样。
修行先从言思下手,说话、起心动念要清净
底下说,“怎样下手?”即使把法讲得比较高了一点,总要找一个下手的地方。比如这个楼房很高,我要上去,总要找到从哪儿上去?“应先言思清净”,首先应该着重于使自己的讲话 、念头清净:说话要清净,起心动念要清净。语言不清净、思想不清净是属于贪瞋痴的表现。
为了避免众生错解佛法,讲法只能常“啰嗦”
这里边又要跟你们讲讲清楚,因为越到末法时期,度众生越困难,讲法也啰嗦了。不能不啰嗦啊,现在的众生,打妄想的头脑非常灵活,要他理解修行的方法、理解佛的法,头脑可不灵活了,常常出偏差的。有的是师父误导,因为师父自己出偏差;有的是师父没有误导,是听的人自己误导自己。所以要跟大家多说几句。
对开玩笑的话不要计较,一执著,就是烦恼
有的人开开玩笑,你不要太计较了,开玩笑他是有口无心的了,他心里没有烦恼的,你不能够死板板地抓住人家不放:“傅老师刚刚说过语言要清净,你刚才的说话就是语言不清净。”人家跟你开开玩笑嘛。比如你跟人家说,“我今天大便了三次了,现在又要去大便了,第四次了。”那么人家跟你开玩笑,“哦哟,看样子,你拉肚子拉得来厉害。”“什么话?我大便多一点,你就说我拉肚子了!”人家跟你开玩笑嘛。
再比如你的叔叔、伯伯来了,看见你,“哦哟,四年没见了,你这个小鬼长得这么大?”“语言不清净,骂我‘小鬼’。”(众笑)人家说“小鬼”是亲切的话呀,是喜欢你呀,是你自己想到不清净的地方去了。那么不说“小鬼”说什么呢?“哦哟,你这个姑娘倒长得快呢。”“哎,伯伯称我‘姑娘’,好像不是自家人。”如果对人家开玩笑也计较的话,这本身就是执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