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律仪戒,自身没有防护的力量,
想去饶益有情,结果干了坏事
提要:
·认为自己在家里也可以修得好,就把出离心冲淡了
·佛弟子要自利利他,不但要自己出离生死,还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生死
·不持律仪戒,想去饶益有情,众生怕你害他
·不具律仪戒,自身没有防护的力量,想去饶益有情,结果干了坏事
认为自己在家里也可以修得好,
就把出离心冲淡了
为什么我出离心发不起来?你们现在的条件好,福气大得不得了,天天有我这个老师在给你们讲法,帮助你们提高觉悟,扫除你们种种烦恼,我年轻时候有谁帮助我啊?我又不是长期住在五台山的,我去住几个月就下来的,下来了就住在家里,又不住在庙里。清定上师也没有跑到我家里来对我管头管脚,只有我白天自己跑去庙里,去了嘛当然受了好的影响,回到家呢又受了家里的影响,“我在家里也不错嘛,我这么用功,我也是每天早晨两点钟就起来修禅定,天天念经,而且我的笔记天天在整理。”就认为自己在家里也不错,把出离心冲掉了,把出离家庭、出离生死冲掉了,至少把出家的念头越来越冲淡了。
你们有人可能也是这个想法:我在家里也能够修行的,我在家里也修得好的。我可以理解你们,因为我从前也是这个样子。但是我不希望你们像我从前那个样子。你们来常住的都是年轻一代,你们的出离心别说跟出家人的比不上,跟我老师的也比不上。我今天可没有想家,我家里还有老婆,还有三个孩子,你们家里有老公、老婆吗?你有几个孩子啊?你出离心发不起来,应该好好惭愧惭愧,快一点觉悟。而且老师随时随刻在关心着、照顾着、培养着你,又不是不管你,把你踢在旁边。
佛弟子要自利利他,
不但要自己出离生死,还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生死
菩萨戒呢?菩萨是一颗利他的心,自己要出离生死,还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生死,为别人做利益。佛弟子要自利利他,自利他利都要具足,没有自利光是利他,是讲空话;光自利不利他,是小乘。
菩萨戒也好,比丘戒也好,都是以十善为体,都是在十善的基础上产生的。所以这儿说,“戒度以十善为体”。
不持律仪戒,想去饶益有情,众生怕你害他
后面小字“有情万类怕你害他”,这是解说“他方惧”。如果你没有持律仪戒,不以十善为体,那么“摄善无成”,你摄善法戒是修不成的。摄善法戒就是六度,你没有持戒,你想去饶益有情,想给别人做好事,众生怕你,因为老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
1958年,我扶着母亲到北京去走走,也去过什么故宫啊、颐和园啊。我母亲因为老了,走路不太方便,所以行李全是我一个人背,非但背上有行李,我还要拎旅行包。有一个好心人走过来说,“我来帮你拿。”他越是要帮我拿,我越是不肯放手,他越是好心,我的包越是抓得紧,因为我害怕他来抢我的包啊。(众笑)
年轻时候,咱们也要政治学习,有的信佛的居士就说了,“我是受过五戒的居士,我是不打妄语的。”意思要人家相信他。人家不会因为你说了这个话就相信你,还是要调查、核实,因为现在受了五戒的人打妄语,不知道有多多少少,人们也看穿了。
不具律仪戒,自身没有防护的力量,
想去饶益有情,结果干了坏事
“不具精严律仪戒,摄善无成他方惧”,“不具律仪戒,自身无防护法”,如果我们自身不具足律仪戒──律仪戒就是解脱戒,就是五戒、八戒、比丘戒等等,自身没有防护的力量,你想去饶益有情,很难办得到,因为你自身都没有戒的保护。受过戒的人,至少心里明白:我受过戒了,我不能偷东西,那是犯戒的,犯戒是恶业,要下地狱的,至少有这股力量来保护你。那么没受戒、没持戒的人,这股力量没有的,他凭自己好心去办事,很容易办坏事。道德观念这道防线,在现代的社会,已经力量微小了,很容易被冲破。谁想做坏事啊?可是烦恼来了,到那个时候,都想做坏事。所以戒的功德,大家要好好去思考去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