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律海十门】

首页 > 佛学讲记 > 高洁大行

高洁大行因相门第二(48-2) (总第379)

───────────────────────

成就别解脱戒体之十一支颂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4.9.14)

发大愿才是大乘法门,能发心成佛、能学菩萨道度众生,才叫“大”

提要:

  • 有的人受民间传统信仰的影响,或者前世跟佛有缘,不听法也会信佛教

  • 不懂道理去信是迷信,懂佛法去信才是正信

  • 发大愿才是大乘法门,能发心成佛、能学菩萨道度众生,才叫“大”

  • 不是庙造得大叫“大菩萨”,要弘法度众生才是菩萨

  • 地藏菩萨的精神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进了佛门还只顾自己贪快乐怕吃苦,那就白进了

有的人受民间传统信仰的影响,
或者前世跟佛有缘,不听法也会信佛教

我们怎么会信佛教的?我们信佛教,有理由的。我们是听了法、懂了法才信的。有的人不听法,他也没有地方听佛法,他也会信佛的,仅仅两个因素:一个因素,中国民间的传统,佛菩萨是好的,救苦救难;第二个因素,前世跟佛有缘,所以今世也有缘,所谓有缘来相逢。

不懂道理去信是迷信,懂佛法去信才是正信

不懂道理搞信仰就是迷信,虽然你的心还是好的,你的心是向善的,但是你这个好心,没有理智、没有智慧、不懂道理。你的好心,既会信对的,也会信错的。因为错的人也不会说“我是错的”,他也是说“我是对的”,你因为无知,两面都信。所以要懂佛法才是正信。

发大愿才是大乘法门,
能发心成佛、能学菩萨道度众生,才叫“大”

我们就讲“大愿地藏菩萨”,“大愿”,发大愿就是大乘佛门。我年轻时候就听到:中国的佛教是大乘佛教。“大”,究竟大在哪里?庙大不叫大,菩萨像大也不叫大。有人造起菩萨像来,三层楼高高的房子,他一直造到三层楼顶上,所以你在底下看不见菩萨像的头的,你要楼梯走上去,到二楼,也只看到身体,还要楼梯走上去,要走到三四层楼梯,方才看见菩萨头。有的人还嫌不够大,干脆屋顶也冲掉,造在露天,所谓露天大佛。

佛像大不叫大,四众弟子多也不叫大。你这个佛弟子在佛门里,乃至于在社会上名望大,也不叫大,钞票多也不叫大。那么“大”究竟大在哪里?要能发心成佛,能学菩萨道度众生,这才叫大。

不是庙造得大叫“大菩萨”,
要弘法度众生才是菩萨

我不能说中国的佛教一个也没有“大”,如果一个也没有“大”,中国的佛教也不会流传到现在。即使中国佛教保存到现在,还在发展,那么发展的内容到底是不是大?庙么越修越大。上一次我们到一个大庙去,据说修这个庙花了四五千万。咱们是大吃一惊啊,庙是造得像皇宫一样,这就是中国如今的佛门,也称为发心大!咱们同学们背后说了一句话,“四、五千万啊!如果给我们五十万,咱们办学可以办得更好了!”咱们这儿,有钱人从来没有来一个给我们五十万办学,而到别的地方造庙呢,就四千万、五千万。最近还听说南方有个庙花了几个亿,所以人们都称他“大菩萨”。

这是菩萨吗?菩萨不是光修庙,菩萨修了庙要度众生。别看咱们这个楼房造价不高,最近几天你们同学们去看看,越看越欢喜,我也去看,觉得修得挺漂亮,也很欢喜。别看咱们建这个楼房只花了十五万,可是咱们里边度起众生来,那可是挤也挤不下。讲豪华、讲排场、讲表面、讲舒服,那叫佛教吗?究竟有多少人真的在发菩萨心?

地藏菩萨的精神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拿地藏菩萨来说,他的誓言是“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当年孙中山在演讲的时候经常提到地藏菩萨,所以他干革命完全是为了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就是说:我不起来干革命,谁起来?

进了佛门还只顾自己贪快乐怕吃苦,那就白进了

世间上人个个都是贪快乐怕吃苦,这就是世俗人的心态。咱们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当老师的都在富裕的城市里找工作,哪个学校条件好,都往里边钻!愿意到深山老林、穷乡僻壤的地方去给那边的孩子教书的,稀有难得,有人想去,人家还说他“傻瓜”,还泼冷水:“这么苦,你吃得消吗?别半路里逃回来,给人家笑话。”

还有种人呢,表面上鼓励你:“好好好,你精神伟大,功德无量。”“那么你也跟我一起去。”“我可不去。”既然你承认精神伟大,为什么你不干?为什么你甘心情愿做一个渺小的人!进了佛门了,还是想保持这种习气,你白进了。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高洁大行因相门第二

不具精严律仪戒 摄善无成他方惧 施戒忍进次第兴 戒度性戒十善体 静虑缘缺得复失 双运般若但言论 自行不能全六度 别余善法多苦集 临阵无兵工无器 饶益有情何所依 持声闻律舍劣心 摄善悲怀饶益行 具足律仪戒因缘 此中分别十一支 菩萨如如善串习 利生无障佛加许 不顾过去诸欲境 厌弃在家荆刺林 轮王宝位如草秽 不乐未来诸欲境 天魔王宫虎豹穴 意乐清净无依住 不乐现在诸欲境 国王长者利养尊 反吐不食不尝味 在家对境舍贪着 出家永弃不少遗 四者身心乐远离 依止律仪喜足生 独处静居堪寂味 行想慎观颠倒境 五者言思习清净 虽处杂众不染纷 偶一失调能速知 深见过患猛利悔 六者自尊不轻蔑 自许凡夫下劣辈 闻诸菩萨难行事 猛勇勤修令渐能 七者调柔观己过 不伺他非不放任 悲心补救无损恼 令彼舍恶发菩提 八者堪忍他方害 骂辱捶打刀杖侵 正观安忍远八风 渐能三门获清净 九者诸行不放逸 过去违犯如法悔 未来应理谛思行 现在刻刻正念知 如律行住猛心誓 不生毁犯善依止 十者进行依轨则 不为名闻扬自善 不行覆藏勇露罪 少欲少求无忧恼 知足常满用节省 堪忍寒热饥渴苦 求谋不遂无尤怨 诸根调柔动履和 安静不掉不随境 威仪闲雅无急躁 如理治心跏趺定 十一净命善护防 远离矫诈五邪命 能少防护不满足 语言作意清净藏 自行严恪不轻恕 善引徒众净戒入 大小违犯无覆藏 轨则净命善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