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律海十门】

首页 > 佛学讲记 > 高洁大行

高洁大行因相门第二(51-1) (总第398)

───────────────────────

成就别解脱戒体之十一支颂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4.9.17)

不约束烦恼,任性放纵,必然造恶业,下三恶道

提要:

  • 不约束烦恼,任性放纵,必然造恶业,下三恶道

  • 众生贪名,一个原因,能听到好话;一个原因,有了名望也就有了利

  • 追求名时会造种种恶业伤害别人,追求到了,又会被人伤害

  • 不肯学佛法,或者贪简单,以少为足,导致佛法很难起作用

  • 学世间法特别起劲,学佛法只尝一点,这够吗?

不约束烦恼,任性放纵,必然造恶业,下三恶道

我们继续讲五欲的过患,这个过患就在“贪”上,如果不约束自己,任性放纵的话,必然会发展,会造恶业。我们发展烦恼,自己会越来越痛苦,也跳不出生死轮回;我们发展了恶业,那必然要受报,要下三恶道。

众生贪名,一个原因,能听到好话;
一个原因,有了名望也就有了利

昨天我们讲了一个色,今天我们讲名。为什么众生总是贪一个名?分析起来至少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众生喜欢听好话,听到好话就舒服,当然,有了名望,人家尽朝你说好话。还有一个原因,有一种传统的老思想,光耀门庭算是荣耀,尤其是在封建社会。所以老一辈的思想、观点、言论不全是正确的,否则我们也用不着学佛了。

光耀门庭无非是出名了、荣耀了,所谓荣华富贵。荣在前面,富在后面,所以名跟利是联系起来的,有名的人必有利,反过来,有利的人必有名,有钱的人可以花钱去买名,整个的人世间就是在名利场所滚,越滚越肮脏。

追求名时会造种种恶业伤害别人,
追求到了,又会被人伤害

我们在追求名的时候会造种种恶业,那么追求到了,是不是快乐?更加危险!总有人会把你赶下台去。在追求的时候,你伤害人,一追求到了,别人伤害你,所以名利场所是互相伤害。如果在这一点上醒不过来,你学佛也白学了,佛也挽救不了你。

不肯学佛法,或者贪简单,以少为足,
导致佛法很难起作用

现在经常听到这么句话:佛门现在也不清净。为什么人们这么讲呢?佛门现在几乎都在为名为利,搞名利已经是肮脏了,挂了佛教的招牌搞名利,岂不是更加罪过?

出现这种局面到底是什么原因?难道佛法不起作用了?所以要分析清楚。佛法能起作用,而且能起完全的作用。有两种情况,佛法很难起作用,一种,你不肯学佛法,一种,即使你肯学佛法,但你贪简单,不是越学多越好,而是认为越学少越好。即使你认为自己没有骄傲,可是你在学习上满足现状,往往这么说:“我学这一点可以了。”这不是骄傲是什么?自满本身就是骄傲,“我学这一点可以了”就是满了,你心量也太小了。

学世间法特别起劲,学佛法只尝一点,这够吗?

有人口渴的时候,可以连喝七八杯茶水。从前民间桌子上放的咪咪小的小酒杯,给死人吃饭的,这么小的小杯子,这一点水,你说:“我够了。”这么大的大人,喝这么一小杯的水,就说“喝满了”。古代的人十年寒窗,现在小学到大学也要十几年,学佛法十天就想走,“我已经学了很多了。”学世间法特别起劲,学佛法只要尝一点,还自称是佛弟子,不惭愧吗?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高洁大行因相门第二

不具精严律仪戒 摄善无成他方惧 施戒忍进次第兴 戒度性戒十善体 静虑缘缺得复失 双运般若但言论 自行不能全六度 别余善法多苦集 临阵无兵工无器 饶益有情何所依 持声闻律舍劣心 摄善悲怀饶益行 具足律仪戒因缘 此中分别十一支 菩萨如如善串习 利生无障佛加许 不顾过去诸欲境 厌弃在家荆刺林 轮王宝位如草秽 不乐未来诸欲境 天魔王宫虎豹穴 意乐清净无依住 不乐现在诸欲境 国王长者利养尊 反吐不食不尝味 在家对境舍贪着 出家永弃不少遗 四者身心乐远离 依止律仪喜足生 独处静居堪寂味 行想慎观颠倒境 五者言思习清净 虽处杂众不染纷 偶一失调能速知 深见过患猛利悔 六者自尊不轻蔑 自许凡夫下劣辈 闻诸菩萨难行事 猛勇勤修令渐能 七者调柔观己过 不伺他非不放任 悲心补救无损恼 令彼舍恶发菩提 八者堪忍他方害 骂辱捶打刀杖侵 正观安忍远八风 渐能三门获清净 九者诸行不放逸 过去违犯如法悔 未来应理谛思行 现在刻刻正念知 如律行住猛心誓 不生毁犯善依止 十者进行依轨则 不为名闻扬自善 不行覆藏勇露罪 少欲少求无忧恼 知足常满用节省 堪忍寒热饥渴苦 求谋不遂无尤怨 诸根调柔动履和 安静不掉不随境 威仪闲雅无急躁 如理治心跏趺定 十一净命善护防 远离矫诈五邪命 能少防护不满足 语言作意清净藏 自行严恪不轻恕 善引徒众净戒入 大小违犯无覆藏 轨则净命善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