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律海十门】

首页 > 佛学讲记 > 高洁大行

高洁大行因相门第二(51-2) (总第399)

───────────────────────

成就别解脱戒体之十一支颂

能海上师编集 傅味琴浅说 (2004.9.17)

学法凭兴趣、凭冲动,朝三暮四,不可能成就

提要:

  • 跟善知识跟法有缘,却不肯留下来多学法,深入宝山,空手而返

  • 学法凭兴趣、凭冲动,朝三暮四,不可能成就

  • 牛郎织女每年只能相会一次,都是受了感情的苦

  • 佛法听得少,对贪五欲的危害茫无所知,也就谈不上放下名利了

  • 名利的斗争非常残酷,乃至势不两立,你死我活

  • 为了名利辛苦一生,死后一把火全烧光

跟善知识跟法有缘,却不肯留下来多学法,
深入宝山,空手而返

你们都是各地来的,缘有没有?缘是有的。打一个比方,天天想啊想啊,想了当然会产生力量,有缘千里来相会,不管路途遥远,一门心思想来,那么一见面挺高兴。那么说:“既然你想我想得这么厉害,我也很受感动,你就留下来吧。”“我明天就要走的。”这种人很多啊。

连我这个老头子也有体会,一看见我:“傅老师啊,我想了你好久啊!总是想来,这一次千里迢迢,特地来看傅老师。”那么我坐好:“你看吧。”一个老头子有什么好看的呢?那么看完了,“傅老师,我明天走了。”想了那么多年,看一眼就满足,使人很难理解。人人都知道佛法好,千里迢迢来参观一下就行了,真是深入宝山,空手而返。

学法凭兴趣、凭冲动,朝三暮四,不可能成就

我对唱歌不感兴趣,但是有时候难免听到。有一次坐火车,一个小姑娘坐在我对面在唱,“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现在人生就是这样,结婚也匆匆,离婚也匆匆。今天众生的烦恼已经发展到凭兴趣办事,兴趣来了就冲动,兴趣过了就没劲,人生到底要追求什么,始终是糊里糊涂。从前有句话是形容某些女性的:朝三暮四、水性杨花,我看现在有的男的也受到感染了。你这样子,这一辈子是不可能成就的。

牛郎织女每年只能相会一次,都是受了感情的苦

从前受苦受难、倒霉的,以女孩子居多数,现在我看,在某种情况下,男孩子居多。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苦不苦?一年只相会一次,谁叫这个七仙女动了凡心,来下凡找牛郎,有什么好结果啊?苦在牛郎身上,七月初七一年相会一次,牛郎还要挑着两个娃娃。(众笑)

而且七仙女早就变心了吧,为什么变心?家家户户都欢迎她来到家里来,每家人家都准备好洗脸水,旁边还要摆上粉,还有红纸,七仙女要下凡了,给她洗脸搽胭脂,这么多人家欢迎她,七仙女早就迷掉了。

佛法听得少,对贪五欲的危害茫无所知,
也就谈不上放下名利了

什么叫五欲?五欲怎么产生的?五欲的危害性在哪里?将来会怎么样?你佛法听得少,你全都不懂。就说一个“名”,你佛法听得少,你也搞不清楚名的来龙去脉。

世间上人贪名,进了佛门以后,修行人要舍掉名和利。过去的情况,进了佛门,利,他肯舍掉,他肯修供养布施;名,他不肯舍掉。现在的佛弟子朝修行反方向发展了,名利都舍不掉。

名利的斗争非常残酷,乃至势不两立,你死我活

经书里有这么一句话,“空名惑道人”,名是空的啦,最容易迷惑修道的人。一个人要成名成家,那要花多少时间、多少心血?名利场所的竞争非常激烈,竞争会发展成斗争,而名利场所的斗争非常残酷,自己被人伤害,也必然在伤害别人,差不多都是骑在别人的背上爬上去的。如果你不被他利用,你不被他骑上去,他就把你打倒,乃至于会跟你势不两立,斗争起来就是你死我活。

为了名利辛苦一生,死后一把火全烧光

名到底有什么好处?名给了你什么?我年轻时候是在上海,有这么一个也算是朋友吧,他是一个华侨,做翻译工作,他翻译了很多医书。这个人可能有点小名望,大热天他不停地在工作,汗流浃背,从不停止,非常勤奋啊!他有一天跟我说:“人怎么会跳的?你屁股上用针给他刺一刺,他就跳一跳;如果没刺,他就不跳。”他崇拜的是物质刺激。

后来他死了,他儿子认为我是他爸爸的好朋友,也发了一封信给我,我也去了,我想看看这个有名望的人,死的时候啥个情况。我在那里仅仅看到花圈,殡仪馆的礼堂里,两幅长长的挽联,上面的意思就是他翻译了多少书,他干了些什么事业。因为他在外语学校教过书,学生们也来了,场面很热闹,热闹多少时候?一个小时,一个小时满了,把两边挂的一生的荣誉,“嚓”撕下来,点火烧掉。

如果你真的为人民做点贡献,这倒还好;如果你是为了名,名给了你什么?你一生的荣耀也不过写在纸上,一把火全烧成灰。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高洁大行因相门第二

不具精严律仪戒 摄善无成他方惧 施戒忍进次第兴 戒度性戒十善体 静虑缘缺得复失 双运般若但言论 自行不能全六度 别余善法多苦集 临阵无兵工无器 饶益有情何所依 持声闻律舍劣心 摄善悲怀饶益行 具足律仪戒因缘 此中分别十一支 菩萨如如善串习 利生无障佛加许 不顾过去诸欲境 厌弃在家荆刺林 轮王宝位如草秽 不乐未来诸欲境 天魔王宫虎豹穴 意乐清净无依住 不乐现在诸欲境 国王长者利养尊 反吐不食不尝味 在家对境舍贪着 出家永弃不少遗 四者身心乐远离 依止律仪喜足生 独处静居堪寂味 行想慎观颠倒境 五者言思习清净 虽处杂众不染纷 偶一失调能速知 深见过患猛利悔 六者自尊不轻蔑 自许凡夫下劣辈 闻诸菩萨难行事 猛勇勤修令渐能 七者调柔观己过 不伺他非不放任 悲心补救无损恼 令彼舍恶发菩提 八者堪忍他方害 骂辱捶打刀杖侵 正观安忍远八风 渐能三门获清净 九者诸行不放逸 过去违犯如法悔 未来应理谛思行 现在刻刻正念知 如律行住猛心誓 不生毁犯善依止 十者进行依轨则 不为名闻扬自善 不行覆藏勇露罪 少欲少求无忧恼 知足常满用节省 堪忍寒热饥渴苦 求谋不遂无尤怨 诸根调柔动履和 安静不掉不随境 威仪闲雅无急躁 如理治心跏趺定 十一净命善护防 远离矫诈五邪命 能少防护不满足 语言作意清净藏 自行严恪不轻恕 善引徒众净戒入 大小违犯无覆藏 轨则净命善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