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粮不足,因缘欠缺,
即使你会讲禅定境界,不过是说说罢了
提要:
·把巧合的事情看得神乎其神,这是头脑里的神秘思想在作怪
·特别喜欢神秘,这也是一种迷信思想
·不持戒而得定是非常偶然之事,也可能是因为前世持戒持得好
·资粮不足,因缘欠缺,即使你会讲禅定境界,不过是说说罢了
·即使口里讲得微妙微妙,没有实际修证的功夫,仍没有力量证果、了生死
把巧合的事情看得神乎其神,
这是头脑里的神秘思想在作怪
说到此地,我们真正的佛弟子,就应该尽量扫除那种神秘思想。有些人受外面环境的影响,把巧合的东西看成好像非常殊胜,好像是一个极好的预兆加持。我前一个时期在报纸上看到,有一个地方,据说树上发现有好几个像佛像那样的图案,我看这也是巧合吧,可是这么一传,当真好像是佛菩萨显灵那样。
上次我们去一个老居士家里,他女儿拿给我看,树的皮掉下来,她去捡起来,有的像龙,有的像仙鹤,有的像什么,确实很像。搞迷信的人也可以说,这是天上的神雕刻出来的,否则怎么会那样像?这也是巧合呀。现在许多佛弟子把很多巧合都想成神乎其神。
特别喜欢神秘,这也是一种迷信思想
前两天还有人跟我说,“傅老师,我可以证明你有他心通。”我怎么说我没有,他也不相信。他有根据的,“你没有他心通,你怎么知道的?”我说:“那是巧合呀。”把巧合看得神乎其神。
当然了他们还会这样想:我跟傅老师学,将来大有希望,傅老师是他心通,我来一个心通他。(众笑)其实你真的出了神通,你也不知道,要碰到事情你才有感觉。并不是像小说书上讲的:要出什么了不起的神通了,那么头上发高烧,烧得胸口疼,再哈口气,一下子,身子飞上去了,哪有这样的?连有的证果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证了果,要遇到某种机缘他才会逐渐明白,但也不是完全知道,自己到底这算证的什么果,到底是在哪一个位置上。但是总有感觉,就是我跟从前不一样。
所以我有种想法,即使咱们把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应该走什么样一条路,应该怎么样一个修法,将来证了果能够有什么境界,弄得清清楚楚,到时候你说:“哎哟,我有点像了。”也不一定是真的,可能也是巧合。
所以我常说:鸡虽然有两条腿,但不能说有两条腿的就是鸡,说得细一点,这也是佛弟子观念里的迷信。为什么这么容易迷信啊?众生心里总有一个很难排除的观念:特别喜欢神秘。这种思想,佛门里普遍都是。所以说“如虫食木”,这是巧合。
不持戒而得定是非常偶然之事,
也可能是因为前世持戒持得好
“譬喻不持戒而得定者是非常偶然之事”,是偶然给你碰上了,“或因前生曾受过戒,碰巧之事”,或者你前辈子持戒持得很好,已经有戒的基础,那么你今天修定,在这个基础上就容易得定,但也是碰巧。真正得定,要从修禅定中而来,要修禅定得定还要在资粮的基础上修。
资粮不足,因缘欠缺,
即使你会讲禅定境界,不过是说说罢了
下面讲“双运般若但言论”,“所谓止观双运,胜义不离,只言说尔”,你偶然得一次定,马上就没了,这是碰巧。而且你资粮不足,因缘欠缺,你禅定的功夫、禅定的境界,即使你讲得好,你仅仅是口里说说罢了。会讲的人不一定他真的得到了,所以不根据会讲不会讲来看问题。
即使口里讲得微妙微妙,没有实际修证的功夫,
仍没有力量证果、了生死
比如我们的禅定修止修观,按照严肃的态度,你得止以后修的观才叫真正的观。如今我们修止观全是在学习,是学着修,这个修本身就是学。如果真正要起大作用的话,你首先要能止住妄念,在没有妄念基础上来修的观,才叫真正的观,这个作用大得不得了,跟前面你在学着修的观大不一样。在止的基础上修的观就叫“妙观”。你修了观以后又修止,这个叫“妙止”,慢慢你妙止妙观合在一起,止里有观,观里有止,止观都在里面运转,就叫“止观双运”。
可你即使讲得来微妙微妙,味道很好,你因缘不具足,即使得定也是碰巧,那不顶事,仅仅口头上会说罢了。也就是说,你还没有力量证果、了脱生死。要证果,要讲究修的实际功夫,理论是需要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得到实际的亲证,还是停留在语言文字上,仍然空谈。这里的“双运”是指的止观双运,止观双运指的是禅定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