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法再高,不断烦恼,
仍然法是法,人是人,合不起来
提要:
·离开了世俗谛,很难证到胜义谛,但是只停留在世俗谛上,没有亲证,
仍然没有得到胜义谛的境界
·六度中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都是为禅定度做资粮的
·好高骛远,就使得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很难成就
·修法再高,不断烦恼,仍然法是法,人是人,合不起来
离开了世俗谛,很难证到胜义谛,但是只停留在世俗谛上,
没有亲证,仍然没有得到胜义谛的境界
“般若”呢?是指六度中的第六度,般若度。般若智慧全是胜义谛,世俗谛讲缘生,胜义谛讲性空。会讲般若的人究竟空了没有?如果连放下都放不下,那你根本没有空掉。我们将来一切成就,全要在胜义谛上成就。当然要亲证胜义的境界,还得以世俗谛来做桥梁。我们现在做好种种的阐明法义、种种的比喻、种种的指导全是世俗谛,我们运用世俗上的语言、文字、种种道理,来启发佛法深奥的真理,我们都是世俗上的人,所以我们能听懂。如果离开了世俗谛,你很难证到胜义谛,因为你听不懂,不用世俗的语言来讲,你怎么听得懂呢?
但是你老是停留在世俗谛上,即使你讲得再好,你没有得到胜义谛上的亲证,你还是停留在演说上,只会说,没有拿到。光看地图不等于你真的到了上海,只会介绍苹果是怎样的,并不等于真的吃到了苹果。
六度中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
精进度都是为禅定度做资粮的
为什么说“双运般若但言论”?因为你资粮不够。从六度来说,布施度、持戒度、忍辱度、精进度都是为禅定度做资粮的。你前四度没修好,尤其是持戒度你不修,这不是资粮不够吗?资粮不够,因缘缺少,那你讲的禅定、你讲的般若,仅仅是口头上说说罢了,你就是修,偶然碰巧得一次定,那也是碰巧偶然而已,仍然不是真正能够使你成就的那种由雄厚资粮得到的定力。这些话都是要告诉我们要重视修资粮,对今天末法时期的众生,这些话更重要。
好高骛远,就使得末法时期的修行人很难成就
末法时期,哪怕是真正的修行人,并不是有那种邪知邪见的,他很想成就,可是往往毛病很多。最大一个毛病,好高骛远,喜欢快、喜欢跳、喜欢高、喜欢抓一点,不要全面,不要一步一步走。因为他没有耐心,听到某一个地方,殊胜得不得了,能够快速成就能够怎么样,这个吸引力大,“哗”一下子全都过去了。如果真能快速度的证果成道,现在还叫末法时期吗?还是老老实实的,花长期的功夫,一步一步好好地基础打打实,所谓叫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我一想到现在的种种现象,我心里难过呀,但是我实在无能为力,因为他们看他们自己在高处,看我这个老师在低处,那我能起什么作用呢?而且有的人还写信给我,叫我也到那边去,他算是来度我。那么你叫我去,我有个条件:要能海上师先去,我才去。因为有了这种种现象,所以叫末法时期,连修行人都已经是满脑子末法时期的思想了。
修法再高,不断烦恼,
仍然法是法,人是人,合不起来
再举一个例子,这个情况非常普遍,一听到某一个法或者某一个法门,极其殊胜、极其圆满,而且很方便、很稳当,你念多少就能消除多少业障,威力无比,那么拼命地去修这个法。比如听说修金刚萨埵的法,能够忏悔前世业障,种种的恶业、罪障全能忏悔,就拼命地修金刚萨埵。到底有没有效果?法可能不错,人可能不对头吧?这个人到底修出效果来了没有?我可不知道,因为修什么法,都要人跟法配合得起来。宗大师说过一句话:你的修法再高,你不断烦恼,一点作用也没有,仍然法是法,人是人。可是他们听不进这些话的,他们只听念多少遍能消多少烦恼,念多少遍能消多少业障,就拼命地念。你叫他根据《菩提道次第》下士修法、中士修法、上士修法一步步修上去,他哪有心思:我已经得到这么一个殊胜的法了,哪还有心思花这么多时间修你这一套?什么念无常、观恶趣、明业果了,要花多少时间听法了。他不感兴趣啊。即使勉强的听听,很快就听完了,那么他就认为我听过了。你听过了,到底得到了些什么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