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功德生源戒海广复深,
多闻宝藏积聚善充盈,
生死在握能仁主第二,
恒常安住调伏所瓦德。
生死在握能仁主第二
了生死要有坚固的信心,要有迫切的要求,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这样才能使你有力量修成就,否则的话,说是会说,懂也懂,仍然是了不脱。哪怕你下一世还想了生死,如果还是这副样子,你还是了不脱,生生世世这个样子,生生世世了不脱。
有时候靠数量的累积,也能发生很大的变化,有时候靠数量的累积仍然不顶事。比如棉花能御寒,这条被子四斤重,到了严寒的冬天,不够暖和,那么再加两斤棉花,六斤重的被子,它就起作用了。有一种,很像棉花,实非棉花,就是卖给小孩子的棉花糖,在转动的机芯中放点糖下去,转出来的都像棉花那样,棉花糖能当棉花用吗?再多也不顶事啊。量变要产生质变,才会突破,不产生质变,始终是量变,能行吗?
想喝一点茶水,把冷水煮开了才能喝,你光是锅子里加冷水,底下不烧火,加得再多能变开水吗?所以在质上没有发生变化,随便你修行多少时候,都难成就。
做老师讲课也是如此,如果你讲课是把傅老师讲的话重复一遍,初听的人,觉得你讲得好,假如他从前听过傅老师的讲法,他就不感兴趣了。所以你们学习是第一步,照样画葫芦,画得像,不能说你错,可是你没有自己的东西啊,要怎么样才叫做有成就了呢?你要把老师的东西变成你自己的东西,既没有违背法上的原则,并在老师的启发下你自己又能悟出很多道理来,而且悟得没有错,要这样呀。
有的在量变过程中反而越变越麻烦了,比方说老同学摆老资格,可是别人看这个老同学比新同学还不如,这岂不越变越糟糕了。就拿刚才的比喻来说,锅子里本来只有一点水,你不点火,等到水加满了,你忽然想起来:还是要开煤气灶点火啊。你原来只有这一点冷水,一煮就煮开了,给你加了一锅冷水,要煮开非得一个小时不可,时间更慢了!所以你们在数量上增加,年岁在增加,听法越听越多,可是冷水不变热水,行吗?
修行的关键就看你学了法,能不能点燃你自己智慧的火,把烦恼习气用智慧火烧烧掉。修行的秘诀是要理论跟实践相结合,成佛并不是耳朵成的,也不是经书成的,是靠心成的。你不改变过去的习气,凡夫的心态怎么成佛?
了生死也是如此,为什么了生死那么难?是没有坚定的意志,因为他现在日子仍然好过嘛,忙着过日子,打了很多妄想,满脑子在想我今天怎么过,这笔生意我怎么做,怎样去找对象,有了朋友,我该怎么办?有了这些妄想,了生死的意志力就弱了,充其量不过是想想罢了,小风吹来摇几摇,大风吹来连根拔。
了生死的心不迫切,还有一种,因为过去的苦已经过去了,以后的苦还没有来,现在嘛反正苦还没有来,可以为自己生活打主意。还有一种人,虽在苦来的时候,苦的力量推动他,能觉悟到生老病死确实苦,也确实想了生死,可没多久,情况变了,也就好了疮疤忘了疼。
比如说,下雨的时候下决心要去买双雨鞋。一见太阳出来了,就想明天再说吧,要去买雨鞋的这个心就不迫切了,否则怎么会拖拉呢?
世俗生活里就是这样,一会哭来一会笑,从前有本小说就叫《啼笑因缘》。人的一生如果光是笑,这倒也罢了,反正你没受苦,如果光是哭,你总要下决心跳出来,偏偏是有哭也有笑,这样了生死的迫切心就不强了。可是要明白,说到底你始终在受苦,因为你病没好啊。
人们常说:“我前两天倒还可以,这两天我病又发了。”这说明你前两天没发病的时候,你病没有好彻底啊。人身上的老毛病,到底治得好治不好?治不好你可能早就死掉了,治得好为什么不赶快治治好呢?问题就在等到没发病的时候他又不想治了。
打一个比方,医院里的病人天天疼得要命,总求医生给我想想办法呀,你看,心多迫切啊。还一种病人好好坏坏,这两天挺不错,医生说:“你还没有完全好啊,还得继续治疗。”他也不放在心上。还有一种更糟糕了,喜欢住医院,住医院就不用去上班了,吃药还有人送到面前,吃饭,还推车过来给你吃,费用报销,最好医院里让他住一辈子,也根本没有想治好病的迫切心,可是说到底,即使有这么好的条件,你仍然是个病人呀。不想断烦恼的人就是像这种病人一样,烦恼起来他也觉得难受,可是烦恼过去了,他又无所谓了。一个人连改习气断烦恼尚且是没有迫切心,没有高度的觉悟,何况想了脱生死成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