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关于这颗心(112)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以实相作为觉知的正确方式

有许多角度与观点需要考虑,不过,正确的方式并非跟随贪欲,而是实相。我们应同时觉知好与坏,觉知它们后,便放下。若放不下,我们就还存在,我们仍然有,我们仍然是,接着便会有后续的有与生。

因此佛陀说,只要评断你自己,不要评断别人,无论他们可能有多好或多坏。佛陀只是指出道路:“实相就是如此。”现在,我们的心是否是如此呢?

例如,假设甲比丘拿了乙比丘的某些物品,乙比丘指控他:“你偷了我的东西。”“我没偷它们,我只是拿了它们。”因此,我们请求丙比丘仲裁。他应如何决断?他必须要求犯戒比丘出席僧伽集会。“是的,我拿了,但并没有偷。”或衡量其他规定,如波罗夷罪或僧残罪:“是的,我做了,但我不是故意的。”你如何能相信他的话呢?那太难捉摸了。若你无法相信它,就只能将罪过留给做者,它归于他。

但你们应该知道,我们无法隐藏心中生起的事,不论是错误的或好的行为,都无法掩盖它们。不论行为是善或恶,都无法借由不理会来打发,因为它们会自行揭发。它们隐藏自己,揭发自己,它们自顾自地存在,全都是自动的。事情就是如此运作。

不要试图猜想或臆测这些事情,只要无明仍然存在,它们就不会结束。有位议长曾问我:“隆波!阿那含的心清净了吗?”

“它只是部分清净。”

“咦?阿那含已断除欲贪,心怎么还未清净呢?”

“他可能已放下欲贪,但还残留一些东西,不是吗?还有无明。只要还有残留,就是还有些东西存在。就如比丘的钵,有大、中、小型的大钵,还有大、中、小型的中钵,以及大、中、小型的小钵……无论钵多小,它还是个钵,对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等的情况也是如此,他们都已断除某些烦恼,但都只在各自的层面上。

“至于还剩下什么,那些圣者们看不见,若能看见,就都成为阿罗汉。他们还看不见全部,所谓‘无明’,就是没有看见。若阿那含的心已完全通达,就不会只是阿那含,他会成为正等正觉。只可惜,还是剩下某些东西。”

“这颗心净化了吗?”“嗯,只到某种程度,还不到百分之百。”我还能怎么回答呢?他说以后会再来进一步问我。

你真的认为修行有这么简单吗

别放逸,佛陀告诉我们要警觉。在这修心的过程中,我也曾受过诱惑,去尝试很多事,但它们却似乎总像是迷了路一样。它们是种浮夸的心态,一种自满,它们是见与慢,要觉知这两件事真不容易。

曾有人为了纪念母亲而想出家,他抵达这间寺院,放下衣服,甚至未礼敬比丘,就开始在大厅前行禅……来来回回,好像在炫耀一般。

我心想:“哦,也有像这样的人!”这是盲信。他一定已做了类似要在日落前觉悟的决定,大概认为这很容易。他目中无人,只是埋首行禅,仿佛那就是生命的全部。我什么都没说,只是让他继续做他的事,但我心想:“喂!年轻人,你真的认为修行有这么简单吗?”我不知他后来待了多久,我甚至认为他没有出家。

一旦心想到什么事,我们每次都会将它传送出去。我们不了解这只是心习惯性的造作,他会将自己伪装成智慧,并在微小的细节上胡诌。这个心的造作似乎很聪明,若未好好觉察,我们可能会将它误认为智慧。但到了关键时刻,却不是这么一回事。当痛苦生起时,所谓的智慧在哪里?它有任何用处吗?它根本就只是造作的假象。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