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114)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无论听见或看见什么 只需说:“这并不确定!”

我是在一座普通的乡下寺院出家的,并在那里住了好几年。在心里我怀着欲望修行,我想精通、想训练。在那些寺院里,没有任何人给我任何教导,但修行的想法就是如此生起。我四处行脚参访,以耳朵听,以眼睛看。

无论听到人们说什么,都告诉自己:“不确定!”无论看见什么,我都告诉自己:“不确定!”甚至当闻到香气时,我也告诉自己:“不确定!”或当舌头尝到酸、甜、咸,以及美味与不美味时,或身体感受到舒适或疼痛时,都会告诉自己:“这并不确定!”我就是这样与法同住。

事实上,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但我们的渴爱却希望事情是确定的。我们能怎么做?一定要忍耐,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忍辱。

有时我会去看有古寺建筑的宗教遗迹,它们都是名师巧匠所设计与建造的。有些地方残破不堪,我的朋友就说:“真遗憾啊!不是吗?它毁坏了。”我回答他:“若不是这样,就不会有佛与法这些事了!它会如此毁坏,是因为它完全遵从佛陀的教导。”在我的内心深处,看到那些建筑物毁坏我很伤心,但我抛开感伤,尝试对朋友和我自己说一些有用的话。

“若它不是这样毁坏,就不会有任何佛陀!”

也许我的朋友并未在听,但是我有,这是个非常、非常有用的思维方法。假设有人匆匆跑来,说:“隆波!你知道这些关于你的传言吗?”或“他说你如何如何……”也许你便开始生气。你听到一些批评,便准备要摊牌!情绪生起。

我们要清楚觉知这些心情的每一步,我们可能要准备报复,但在看清楚事件的实相后,可能会发现他们所说的或指称的是别的意思。

因此,这是另一个不确定的例子。我们为何要仓促地相信任何事呢?为何要那么相信别人的话?无论我们听到什么,都应该注意,要有耐心,小心地观察那件事。

任何语言若忽视这不确定,就不是圣者之言。每次错过不确定性,就会失去智慧,也偏离修行。无论我们看到或听到什么,无论它是令人愉快或悲伤的,都只要说:“这并不确定!”坚定地对自己如此说。以此观点看每件事,不要堆砌与扩大事端,将它们都如此简化,这里就是烦恼灭亡之处。

若抛开圣者、佛陀或法,修行将变得贫乏且无益

若我们如此了解事物的真实本质,贪欲、迷恋与执著都会消失。它们为何会消失?因为我们了解,我们知道。我们从无知转变成了解,了解是从无知出生,知道是从不知道出生,清净是从污染出生,事情就是如此。

别抛开无常、佛陀——这就是“佛陀还活着”的意思。佛陀已入灭的说法,不必然是真的,在更深层的意义上他还活着。这有如我们定义“比丘”一词,若定义为“乞士”,意义就很广泛。我们可如此定义它,但太常使用此定义并不是很好——不知何时停止乞求!以更深刻的方式来定义,比丘可说是“看见轮回过患的人”。

这是否更深刻呢?法的修行就是如此。当未充分了解法时,它是一回事;但当完全了解时,它就变成另外一回事了。它变成无价的,变成平静的泉源。

当拥有正念时,我们就是趋近于法。若有正念,就能看见一切事物的无常性,将看见佛陀,并超越轮回的痛苦,若非于现在,就是未来的某个时刻。

若抛开圣者、佛陀或法,我们的修行就会变得贫乏与无益。无论是在工作、坐着或躺着,我们一定要保持修行。当眼见色、耳闻声、舌尝味,或身觉触时——在一切事情中,都别抛弃佛,别离开佛。

这就成为经常趋近佛陀与崇敬佛陀的人。我们有崇敬佛陀的仪式,如在早上唱诵araham samma sambuddho bhagava(应供、正等正觉、世尊),这是崇敬佛陀的一种方式,但并非用前述的深刻方式崇敬佛陀。只以巴利语崇敬佛陀,就如同将比丘定义为“乞士”。

若我们趋近无常、苦与无我——每次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觉触、意知法尘时,那就如将比丘定义为“看见生死轮回的过患者”,那要深刻多了,并斩断许多枝节。

这就称为“行道”,在修行中培养这种态度,你就是站在正道上。若如此思维与省察,即使可能与老师相隔遥远,但仍会和他们很亲近。若和老师虽比邻而居,但心却和他们没有交集,则你们只会将时间花在挑剔或奉承他们上。

若他们做了些你们合意的事,你们就会说他们很好;若做了不喜欢的事,你们就会说他们很糟——那将会限制你们的修行发展。你们无法因观察别人而获得任何成就,但若了解这个教法,当下就能成为圣者。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