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46)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第五章 阅读自然之心

第六章 解脱之钥

修学佛陀教导的法,目的是为寻找离苦得乐之道。无论我们研究身体或心理现象──心或心所,只有当达到解脱痛苦的终极目标时才算是走对路,才是圆满的。痛苦,自有它存在的因缘。

请清楚地了解,心静止不动时,是处于清净自然的状态。心一旦开始活跃,便成为行。心被某物吸引时,它就变成行;当厌恶生起时,它也变成行;跑来跑去的欲望,也是来自行。若我们的觉知未适时地跟上这些心理变化,心就会追逐它们,由于它们而成为行。每当心活跃的那一刻,它就变成世俗谛。

因此,佛陀教导我们,思维心的这些变化。每当心活跃时,它就变成是无常、苦与无我的,这是一切行法的三个普遍特征。佛陀教导我们,观察与思维心的这些活动。

这就和缘起的教导一样:无明是行生起的因缘,行是识生起的因缘,识是名色生起的因缘等,就如我们在经典里所学的。佛陀讲每个环节都区分开来,以方便学习。这是对实相的正确叙述,但当这过程真的在现实生活中发生时,学者却无法跟上它们的脚步。就如从树顶摔到地上一样,我们对于在过程中究竟折断多少树枝毫无概念。

同样,当心突然受到法尘的冲击时,若心喜欢它,就会立刻变成好心情,心并未觉知过程中的因缘变化,就认为它是好的。实际发生的过程与理论的架构一致,但同时又超越理论的界限。

一切苦、痛、忧、恼来自何处

没有东西会宣称:“这是无明,这是行,这是识。”这过程不会让学者有机会读出它正在发生的名目,虽然佛陀详释了每个刹那的顺序,对我而言,它比较像是从树上掉下来。当我们摔下来时,根本没机会去衡量已掉落几尺几寸。我们只知道,自己已砰然坠地,并且很痛!

心也是如此,当它为了某事而坠落时,我们觉知到的只有痛苦。这一切苦、痛、忧、恼来自何处?它并非来自书本里的理论,我们痛苦的细节并未记载在任何一本书里,它也不会完全符合理论,但两者是沿着同一条路线进行。

单靠学问无法与真实同步,因此,佛陀教导我们,要为自己培养清晰的觉知。无论生起什么,都是在这觉知中生起。觉知时,是如实地觉知,心与心所都不被视为是我们的。最后,这些现象都会被弃之如敝履,我们不应执著,或妄自赋予它们任何意义。

心只是心,法只是法

佛陀并未教导会让我们产生执著的心与心所的概念,他唯一的动机,是让我们将它们视为无常、苦与无我,然后放下,弃置一旁。当它们生起时,保持正念与正知。心已受到条件的制约,已被训练与制约成偏离清净觉知的状态,当它转动时,又创造出会进一步影响心的有为法,然后像滚雪球一样愈滚愈大,这过程生出善、恶与世上其他一切事物。

佛陀教导我们,要完全放下。不过一开始,你必须先熟悉理论,以便能在往后的阶段完全放下。这是个自然的过程,心和心所就是如此。

例如八正道,当智慧正确地洞见事物时,这正见就会带来正思维、正语、正业等。这都包括从那个清净觉知生起的心所在内。这觉知就如灯笼,在暗夜中投射光线在前方的道路上。若觉知正确,符合实相,它就会遍布与照亮解脱道上的每一步。

无论我们经验到什么,它都是从觉知中生起。若心不存在,觉知也不会存在,这一切都是心的现象。就如佛陀所说,心就只是心,而非众生、人、自我或你自己,它既非我们,也非他们。

法就只是法,这自然的过程不是一个自我,不属于我们或其他任何人,它什么也不是。任何人只要经验到它,都会落入色、受、想、行、识等五蕴之中。佛陀说,放下这一切。

【注释】

①心所(cetasikas):与心同时生起的名法,通过执行个别专有的作用来协助心识知所缘。一个心与 许多心所同时生灭,缘取同一个所缘,而构成感觉或知觉的心理活动。心所共有五十二个(行蕴中的五十个心所,再加上受、想二蕴)

②行(sankhara):泛指一切有为法。一切生灭变异之法,皆称为行。五蕴中的行蕴,则是指色、受、想与识之外的一切有为法。在泰语中写做sungkahn,通常是指身体。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