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52)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第六章 解脱之钥

以一颗自在的心不疾不徐的修行

这就是第二圣谛──渴爱造成痛苦生起。若我们觉知这圣谛并深思它,就会了解,在修行中试图揠苗助长,只是徒增烦恼,那是错误的。了解它如何工作,我们便能放下,让事情根据我们的潜能、习性与过去累积的功德,去自行成熟。我们持续做自己的部分,无须担心它可能要花多久的时间。即使可能要花一百世或一千世才能觉悟,那又如何?

无论多少世,我们都只要持续以一颗自在的心,不疾不徐地修行。一旦心达到入流的阶段后,就没什么好害怕的了,它甚至连最细微的恶行都能超越。佛陀说,达到须陀洹的心,已进入觉悟的法流。

这些人永远不会再经历恶道,再堕入地狱。他们的心已断除邪恶,怎么可能再堕入地狱呢?他们已看见造恶业的危险,即使你试图勉强他们说坏话或做坏事,他们也不可能去做,因此没有落入恶道或地狱的危险,他们的心随顺法流而行。

一旦在法流之中,你就会知道自己的职责是什么。你了解眼前的工作,并了解如何修行,知道何时该紧或该松。你了解自己的身与心──色与名的过程,并舍弃被舍弃的事物,持续断恶,无丝毫疑惑。

以最大的诚意反复去做,直到禅修成为你的一部分

在我的修行生涯中,我并未试图控制一大堆事;只有一件,我训练这颗心。例如我们看见一具躯体,若被它吸引,那么就去分析它,它有个漂亮的外表──头发、体毛、指甲、牙齿与皮肤。佛陀教导我们,要彻底并反复地思维身体这几部分,个别地观想它们,拆开它们,烧光它们,剥掉皮肤。就是如此做,专注于这个禅修法,直到它坚定不移为止。

看所有人都是如此,例如当比丘与沙弥早晨入村托钵时,看见任何人,无论是另一个比丘或村民,将他或她都看成死尸,一具在前面踽踽而行的尸体。持续专注在这个念头上,就是这样用功,它能带来成熟与进步。当你看见一个迷人的年轻女郎时,观想她是具行走的尸体,身体发出腐烂的恶臭的死尸。看每个人都一样,别让他们太靠近!别让你的心着迷。若将别人看成是腐败与恶臭的死尸,我可以保证,你一定不会着迷。

持续思维,直到看见、确定并熟练为止,如此无论走哪一条路,都不会迷失。将心全部放在其上,每当你看见某个人时,都看到尸体,无论是男或女,都将之视为死尸,还有别忘了将自己也看成死尸!万物终归于此。

试着尽可能如此彻底发展你的观点,不断训练它,直到它逐渐成为你心的一部分。我保证,那会非常有趣——若你确实地做它。但若只是凭借读书所得的印象来对待它,你就会遇到困难,你必须实地去做它,并以最大的诚意去做,反复地做,直到这禅修成为你的一部分。将领悟实相当做目标,若是基于希望超越苦的动机,你就是站在正道上。

持戒不严谨,无法顺利修观

现在,有许多人在教导修观与其他许多禅修技巧,我会这么说:“修观并不容易。”我们不可能一掷中的。若持戒不严谨,将无法顺利进行修观,你得自己去发现。戒与律是必要的,因为若身、口、意的行为不清净,我们的脚跟就无法站稳。无戒的禅定,就如试图跳过解脱道的基础,小心摔死!

同样地,你偶尔会听到别人说:“你无须修止,跳过它,直接修观。”喜欢便宜行事的懒人,才会无须费心持戒。要知道,坚持净化你的戒是困难重重的,它不只是玩玩而已,若可以略过一切戒律的教导,将会容易许多,不是吗?每次遇到困难,我们只要跳过它,就可避开它。当然,我们都喜欢跳过困难的片段,不过那终究是行不通的。

有次我遇到一位比丘,他告诉我他是个真正的禅修者,请求待在我这里,并询问作息表与戒律标准。我向他解释,在这间寺院,我们是依律──佛陀制定的寺院规范而生活。若他想来接受我的训练,必须放弃钱财,以及私人拥有的衣物与医药。他告诉我,他的修法是:“不染著一切世俗事物。”我告诉他,我不知他说的是什么意思。

“若我待在这里,”他问道,“保存我所有的钱财而不染著,金钱只是个世俗概念而已,这样如何呢?”我说:“当然,没问题!若你能吃盐巴而不觉得咸,你就可以使用金钱而不执著。”他只是在耍嘴皮子而已,事实上是懒得遵循戒律的细节。

我告诉你,那很难。“当你吃盐巴,并诚实地向我保证不咸时,我就会认真地接受你;但若你告诉我不咸,我就会给你一整袋,让你吃下去!要不要试试看?它真的尝起来不咸吗?不执著世俗事物,不只是伶牙俐齿的说法。若你想如此说,就不能待在我这里。”因此,他离开了。

我们必须尝试并维持戒的修行,出家人应接受苦行的训练,在家人则必须持守五戒,不论说或做每件事,都要尝试达到清净。我们应尽可能培养善行,并持续逐步地做它。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