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首页 > 海内外佛教 > 关于这颗心

关于这颗心(69)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带着欲望修行便是渴爱

现在回到自己身上。假设有人对你说“你疯了”或“你很笨”,那可能是戏虐的话,但你仍会感到不舒服。事情会变麻烦,都是因为我们有野心,想拥有或达成某事。因为这些欲望,以及无法如实了知,我们才会不满足。若我们了知法,贪、嗔、痴就会消失。一旦了解事物的实相,我们就不会再恋栈它们。

若身与心都不是我,也不是我的,那么它们到底属于谁?要解决这些问题很难,我们必须依赖智慧。佛陀说必须练习放下。很难了解放下的练习,不是吗?若放下,就不必修行,对吗?因为已经放下了呀!

假设你去市场买椰子,当带着它们回来时,有人问你为何要买它们。

“我买来吃啊!”你说。

“难道你要连壳一起吃吗?不,我不相信!若你不打算吃壳,那么你为何连它们也一起买回来?”

你会如何回答?

我们带着欲望修行。若无欲望就不会修行,带着欲望修行是渴爱。如此思维将会带来智慧,你知道吗?例如椰子,你当然不打算吃壳,那么为何要带回它们?因为抛弃它们的时刻还未到呀!它们具有包裹椰子的作用。若吃完椰子后再扔掉壳,就没有问题了。

专注并非把自己绑在结里

我们的修行就像如此。当佛陀教导不要依欲而做、依欲而说、依欲而食,以及依欲而行、住、坐、卧时,是指我们应以离染的态度来做这些事。

就如从市场买回椰子,我们并不打算吃它的壳,但也还未到抛弃它们的时候。椰子的汁、皮与壳是一体的,买时是整个一起买。若有人想指责我们吃椰子壳,那是他们的事,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修行就是如此,如椰子般,概念与解脱①共同存在。

智慧必须靠每个人自己去寻找。要获得它,必须不疾不徐地前进。不过,我们往往都太急了,一开始就急着到达终点,不想落后,而想要成功。

有些人在准备禅修时太过激进,他们点燃一支香,顶礼并发誓:“纵使我倒下或死掉,无论如何,只要这支香未烧完,就绝不起座。我誓死坐到底!”然后开始坐禅,但很快魔罗便从四面八方来袭。他们才坐一会儿,便觉得香应该烧完了,于是睁开眼偷瞄,“哇,还早得很呢!”

他们咬紧牙根,又多坐了一会儿,感到燥热、紧张、不安与困惑。到了最后关头,他们心想:“现在应该差不多快结束了。”于是又偷看了一眼,“天啊,还不到一半呢!”

三番两次地偷看,香仍未烧完。于是干脆放弃,停下来坐在那里自怨自艾:“我真笨,简直毫无希望!”这就称为瞋恚盖。他们不能怪别人,因此便责怪自己。为何会这样?都因为渴爱的缘故。

事实上,无须经历这一切。专注的意思是指以不执著之心专注,而非把自己绑在结里。

稳定修行才是重点

但我们可能读过经典,看到佛陀如何在菩提树下发愿:“若未达正等正觉,即使血肉枯竭,我也誓不起座。”在书本上读到这一段,你可能会想自己试一试,效法佛陀的做法。但你并未想到自己的车只是台小车,而佛陀则是大车,因此可以一路走到底。凭着你那台小车,如何可能一次就到达目标?那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我们为何会那样想?因为我们太极端了。有时走得太慢,有时又走得太快,平衡点是如此的难以掌握。

我完全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来谈,过去我的修行就是如此。为了超越渴爱而修行……若我们不渴望,会修行吗?但以渴爱修行却是痛苦的,我被困住了,进退两难。然后了解到稳定的修行才是重点,修行必须连贯,他们称这种修行为“在一切姿势中保持一致”。

持续锻炼修行,别让它成为灾难,修行是一回事,灾难则是另一回事。多数人通常都是在制造灾难,当懒散时,就不愿费心去修行,只有在感到充满活力时,才会修行。我过去就是如此。

只有当你觉得喜欢它时才修行,这样对吗?那与法相应吗?它符合佛陀的教导吗?无论你是否喜欢,都应该修行,这才是佛陀的教导。多数人都只等心情好时才修行,当感觉不喜欢时,就意兴阑珊,这叫灾难,而非修行。

在真正的修行中,不管快乐或沮丧、容易或困难、炎热或寒冷,你都得去做。在行、住、坐、卧中稳定地修行,让正念在一切姿势中保持一贯。

【注释】:

①概念:世间共许的惯例或暂时的实相,而解脱则是从贪著与烦恼中解脱,是究竟的实相。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