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关于这颗心(95)
      ——戒·定·慧

[泰]  阿姜查著  赖隆彦译

第七章 无住

无论喜欢或讨厌,都不可忘记修行

我们听了某些教法,因无法理解便认为他们应该说些别的,所以我们不遵循它们。但事实上,一切教法都有它的道理,或许经典里所说似乎不该如此,但它们就是如此。

起初,我们甚至不相信坐禅,不了解闭着眼坐着有何用处,还有行禅……从这棵树走到那棵树,转个身再走回来?“为什么要这么麻烦?这么走到底有什么用?”我这么想。但事实上,行禅与坐禅都是很有用的。

有些人的性向偏好行禅,有些人却偏好坐禅,但两者缺一不可。经中提到四种姿势——行、住、坐、卧,生活中充满了这四种姿势,我们可能喜欢其中一、两个,但这四个一定都用得到。

他们说,要让这四种姿势均衡,让修行平均分配于一切姿势中。起初我想不出“让它们均衡”是什么意思,它是指睡两个小时,然后站两个小时,然后走两个小时……是这样吗?我试过了——却办不到,根本不可能!“让姿势均衡”并非那个意思,它指的是心,是我们的觉知,它必须要能在心中生起智慧,照亮内心!

智慧出现在一切姿势中,我们必须经常觉知或了解,在行、住、坐、卧中,觉知一切心境都是无常、苦与无我的。让姿势如此均衡是可以办得到的,并非不可能。无论喜欢或讨厌的感觉在心中浮现,都不可忘记修行,我们是醒觉的。

若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内心,就掌握了修行的要点。无论我们经历世人所认为好或坏的心境时,都不会忘记自己,也不会迷失在好或坏之中。我们只要向前迈进,让姿势持续如此是可能的。

执著正是苦的因

若持续修行,当我们受到赞叹时,它就只是赞叹;若受到责备,它就只是责备。我们的心不会为此而起伏,就待在这里。为什么?因为我们了解隐藏在这些事情背后的危险,能看见它们的结果。

我们应经常觉知隐藏在赞叹与责备背后的危险。通常若我们心情好,心也就跟着好,我们认为它们是相同的;若心情不好,心就同样跟着不好,就讨厌它。我们通常就是如此,这就是不均衡的修行。

若能经常觉知心情,并觉知自己正在执著它们,那就不错了,虽然我们还是无法放下。那表示我们有觉醒,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事。我们看见自己执著好与坏,就觉知它。我们执著善,虽然知道这不是正确的修行,不过仍无法放下。这样的修行已有六七成了,那还不是解脱,但我们知道只要放下,就能达到平静。我们持续看见一切喜欢与不喜欢,以及赞叹与责备的有害后果。无论情况如何,心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

但对世俗人而言,若受到责备或批评,就会很沮丧;若受到赞叹,便会很高兴。若知道各种心情的实相,知道执著赞叹与责骂的后果,那些执著任何一件事的危险,我们对自己的心情就会更加敏锐。

我们会知道,执著它们确实会造成痛苦。我们看到苦,并看见执著正是苦的因,我们开始了解执著好与坏的后果。我们执著过它们,看过其后果——没有真实的快乐,因此,现在寻找放下的方法。

放下的方法即不执著任何事物

放下的方法在哪里?在佛教里,我们说:“不执著任何事物。”我们经常听到“不执著任何事物”,这并不表示说不能持有事物,而是我们不执著。例如这支手电筒,“这是什么?”我们质疑,所以拿起它。“哦!它是一只手电筒。”然后将它放下。我们就这样持有事物。

若完全不持有任何东西,我们能做什么?我们无法行禅或做任何事,因此必须持有事物。确实,这是种渴爱,但它能带领我们走向波罗蜜(德行或圆满),例如渴望来这里。札格罗法师来到巴蓬寺,首先他必须想来,若他不想来,就不会来到这里。

每个人都一样,来这里是因为渴望,但当渴望生起时,不要执著它!因此你来,然后你回去……“这是什么?”我们将它捡起来,并了解:“哦,它是一支手电筒。”然后放下它,这就称为“持有而不执著”,我们能放下。我们觉知,然后放下,这可将之简化为:“觉知,然后放下。”持续观察与放下。“这个,他们说好;这个,他们说不好。”

觉知,然后放下。好与坏,我们一清二楚,但放下它。我们不会愚蠢地执著错误,只以智慧持有它们。在这样的“姿势”下修行,是可以持续的,你们必须经常如此。让心如此觉知,让智慧生起,一旦心拥有智慧时,还需要再寻找什么呢?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