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憨山法师的一生(16)

                 宋智明编述

十一月,法师到了南京,在长江边上老母亲来与法师诀别。法师见老母亲欢喜交谈,音声清亮,胸中没有丝毫的滞碍,于是问:“当您听到儿子死生之际,难道就不忧愁吗?”老母亲说:“死生是由业力而定,我自己的死生尚且不忧,何况是你呢。但人言参差,我对此事又没有决定的见解,所以觉得有些怀疑。”母子俩就这样坐谈到天亮,在即将诀别时,老母亲嘱咐说:“你应善以大道自爱,不要替我担忧,今天我也与你长别了!”老母亲说完,头也不回地欣然上路去了。法师望着母亲远去的背影,感慨地想:“天下的父母都能这样,岂不可以顿尽生死之情了吗?”于是下笔写了一首《母子铭》:

母子之情,磁石引铁。天然妙性,本自圆成。

我见我母,如木出火。木已被焚,火元无我。

生而不恋,死若不知。始见我身,是石女儿。

达观法师因在石经山与法师相约,愿在曹溪共振宗风,当法师遇难时,达观法师正在匡山天池等候,听到法师遇难的消息,内心大惊道:“要是失去憨山法师,那曹溪共兴的愿望也不能实现了!”

达观法师先赶到曹溪,然后到京请好友相救。再折回聊城,听说法师准备离京,就回南京等待。

法师到南京后,在长江边一个庵中与达观法师相见。达观法师提议要法师陈白冤屈,法师不同意,认为这是定业所感,不必多言。临别时,达观法师把住法师的手臂说:“我在天池听说你遇难,就对佛许下诵《法华经》百部的愿,为了你平安,只有靠我的心愿和你的口舌来完成了!”法师听了,唯唯谢别。达观法师又把所作的《逐客说》赠给法师。

十三、一路到曹溪

法师到了圜中,读《圆觉经》时作了一篇四相章:

      一、我相

钟鼓铃锣不断声,声声日夜说无生。

可怜醉生梦死者,镜里相看涕泪倾。

 

      二、人相

突兀巑岏耸铁城,刀林剑树冷如冰。

谁知火向冰山发,烧尽冰山火不生。

 

      三、众生相

铁门紧闭杳难开,关锁重重亦苦哉。

可怪呻吟长夜客,不知因甚此中来。

 

      四、寿者相

一条血棒太无情,触着须教断死生。

痛到切心酸鼻处,方知王法甚分明。

 

出了圜中,路过长安市,又作了四首诗:

       (一)

长安风月古今同,紫陌红尘路不穷。

最是唤人亲切处,一声鸡唱五更钟。

 

       (二)

体苦虚空自等闲,纤尘不隔万重山。

可怜白日青天客,两眼睁睁叹路艰。

 

       (三)

飘风骤雨一时来,无限行人眼不开。

忽尔雨收云散尽,大虚原自绝尘埃。

 

       (四)

空里乾城野马人,目前仿佛如烟村。

直须走入城中看,声色原来不是真。

 

这诗中的禅味法味,耐人寻思。

第二年正月,法师渡过文江,访问了邹给谏。庐陵的大行王性海,拜谒法师在文江畔,请法师为《楞伽经》作注。二月,法师上大庾岭,在岭头观看了惠明夺衣钵的遗址,并作了一首诗吊念,其中有:“翻思昔日宵行客,何似今朝度岭心”的句子。法师见行人度岭艰难,汗流满身,就嘱咐一位行人,要他设立一座茶庵在岭头。又见山路崎岖难行,劝人修造山路,几年后这条山路即成平坦了。

法师到韶阳,入山礼六祖法师。当他喝了一口曹溪水时,内心感慨地吟了一首诗:

曹溪滴水自灵源,流入沧溟浪拍天。

多少鱼龙从变化,源头一脉尚冷然。

法师到了祖庭时,看见一片凋敝不堪的样子,只得怀着凄然的心情离去。

到了五羊,法师身穿充军的囚服朝见了大将。大将军亲自替他松了缚,又以斋食供养他,晚上就宿在海珠寺。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