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4-5) <总第163>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6日

  观的力量在于心,
心不被境所缚,即是观所断的力量

本次提要:

  ■ 修行好好看住自己一颗心,不要再习气上加习气,臭上加臭
  ■ 观的力量在于心,心不被境所缚,即是观所断的力量
  ■ 既然过去、现在、未来均不可得,你又何必去执著它呢
  ■ 观22种心,首先要观,心中有无贪瞋痴,从观中能断贪瞋痴,就叫“观所
   断”

 修行好好看住自己一颗心,
不要再习气上加习气,臭上加臭

不信可以试试看,刚刚放了个臭屁,再吃下一块臭豆腐,再放屁,比原来屁还要臭,这叫臭上加臭。

颠倒的习气不纠正,人越来越粗,烦恼越来越重,这就难解脱了。好比一个人被很粗的绳子捆住了,乃至被铁链条锁起来,这时候要解脱很难的。所以修行人好好地看住自己一颗心,不要再在习气上加习气,臭气上熏臭气。

观的力量在于心,心不被境所缚,即是观所断的力量

要断烦恼就要靠观的力量,所以叫“观所断”。人们常说“观看”,其实观和看有区别的,看是眼睛看,是往外看,观是心往里观。修行人应该观自己的心,观自己心才能明白自己的心,才不会被境所绑,已经绑起来的,也能够得到解脱。

既然过去、现在、未来均不可得,
你又何必去执著它呢

修观心的方法很多,一般丛林的斋堂常贴出一副对联,三心未了,饮食就难消化,是这个意思吧?(下答: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就是三心。既然三心不可得,你何必要执著它呢?

既然过去心已经过去了,你何必再去想它,再把它抓回来呢?即使你真的抓来回忆回忆,可是现在是现在,过去是过去。现在你抓回来已不是现实,因为这个境早就没了,你再想它,岂不是自找烦恼,多此一举呀?

现在心不可得,当你说现在,现在已经过去了,你也抓不住,何必去执著呢?

未来心不可得,未来还没有来,未来的境你都没有看到,想它干什么?那不是妄想吗?要等到未来来了,确实这个境出现了,那么你再由这个境起了这个心,这叫由境生心。可是到那时也不叫未来,而叫现在了。

比如说,我们昨天说明天,昨天的“明天”就是今天,等“明天”到了,“明天”也不存在了,成了今天了。

这就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些都是虚妄,你再去抓去想,这种想就是妄想,妄想接近于幻想,毫无意义。

 观22种心,首先要观,心中有无贪瞋痴,
从观中能断贪瞋痴,就叫“观所断”

还有一种观心的方法,是观22种心。比方说经常观自己现在的起心动念,是有贪心还是无贪心,有贪心是烦恼心,无贪心是清净心。有贪心要排除,无贪心要保持。还要观自己心有没有对人家厌恶,有没有去恨人家,就是观有瞋心还是无瞋心,还要观是有痴心还是无痴心,是小心还是大心,散心还是聚心……。经常要以这22种心来观自己的心,观的目的,就是叫你明白你现在是什么心。发现我现在起了贪心,就必须要把它断掉。断掉自己心里的种种习气、种种妄念,不让它继续增长,就要靠观的力量,所以叫“观所断”。

今天讲到这里。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