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48-5) (总第312)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6月19日

戒要持到一点没有过失了,才可以放下

本次提要:

  ■ 犯根本戒称为断头罪,成就没希望了,僧团里也不得共住
  ■ 由于不讲法、不听法,有些人连戒都搞不清楚,甚至认为不喝牛奶就是戒
   清净
  ■ 认为如今戒持不起来,却又叫人去受戒,岂不是让人受了戒,又犯戒下地
   狱?
  ■ 持戒要清净,还要不执著持戒的功德
  ■ 五戒是终身受持,受了五戒再去喝酒,就是犯戒
  ■ 戒要持到一点没有过失了,才可以放下


犯根本戒称为断头罪,
成就没希望了,僧团里也不得共住

僧团里比丘是250条戒,比丘尼是348条戒,居士是五戒,各人要持好自己的戒,戒条虽不同,但根本戒都是杀、盗、淫、妄。根据佛的规定,犯了根本戒称为断头罪,好比头砍掉了,根本没希望成就了。犯根本戒的人,僧团里不得共住,可是中国佛门长期以来,有没有犯戒没人过问,犯根本戒的人还可以到处挂单,那就难以把道风搞好了。

由于不讲法、不听法,有些人连戒都搞不清楚,
甚至认为不喝牛奶就是戒清净

现在佛门由于不讲法、不听法,有些人连戒都搞不清楚。从前我家里来了位客人,说“某某大法师持戒很清净。”我说,“根据佛的规定,居士不能看比丘戒,你不懂比丘戒,你怎么知道他持戒清净啊?”她说,“他连牛奶都不喝的了。”意思只要不喝牛奶就是戒非常清净,喝了牛奶就是戒不清净。那么佛也喝牛奶的,难道佛的戒也不清净?难道整个比丘戒变了“牛奶戒”?

我再问,“他为什么不喝牛奶?”“那位大法师说,‘牛奶是小牛喝的,咱们喝了牛奶,小牛就要饿死了’。”我差不多要笑出来了,农民哪有这么笨,把牛奶卖给你,让小牛饿死?而且上海喝的牛奶都来自奶棚里的奶牛呀,奶棚里哪有什么小牛了?

认为如今戒持不起来,却又叫人去受戒,
岂不是让人受了戒,又犯戒下地狱?

有人还讲了一句话:“末法时期,受戒是可以的,持戒是持不起来的。”你既然认为戒是持不起来的,为什么还叫人家去受戒啊?这岂不是叫人家去受了戒,再去犯戒下地狱?作为善知识,应该说:你们既然受了戒,就要好好持戒,偶然犯了要赶快忏悔还净,否则犯戒下地狱啊。哪能反说?连这点智慧都没有,哪能走清净的道,哪能放得下、空得了?

持戒要清净,还要不执著持戒的功德

持戒要清净,要做到既持戒又不执著戒。不执著戒不是把戒放掉,而是不执著持戒的功德。你持戒清净是你的功德,你可以帮助人家,可不能因此看不起人家。众生佛性都是圆满的,你今天比他好,也许明天他比你好。

五戒是终身受持,受了五戒再去喝酒,就是犯戒

戒该放下的时候你不放下,也叫执著。说“我一向是持戒的,现在我要喝酒了,我就把酒戒放下了。”那是邪见。五戒是终身持,你受了五戒再去喝酒,就是犯戒。

有个地方请居士林的领导吃饭,都是受过三皈五戒的,里面只有一个人没有喝酒,宗教局领导就称赞这个人,“信佛信得很诚心、很严格。”其他人个个喝酒,因为听信了“喝酒是可以的,只要不酗酒”这种话。

戒要持到一点没有过失了,才可以放下

修大乘法门的,发了菩提心行菩萨道,就必须要持戒,要到你已经一点没有过失了,才可以放下。当初弟子们问佛,“为什么大迦叶不受戒?”佛说,“因为他是无持无犯。”你持戒持到永远不犯,你这个戒就可以放掉了。比如你看见酒就要吐了,杀你的头你也吃不进去,那个时候你才可以把酒戒放下。好比病人的病完全好了,就不必吃药了。如果病好了再吃药,就叫执著。

还有种比喻,父亲老了要用根拐杖,如果父亲死了,这个拐杖还有什么用?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