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4-1) (总第347)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7月23日

修远离,不是从人多的地方跑到
人少的地方去,而是远离世间五欲

本次提要:

  ■ 寂静不是根据人多人少,佛门规矩好的地方,两三百人没声音,没有规矩
   的地方,四五人也天天吵架
  ■ 修远离,不是从人多的地方跑到人少的地方去,而是远离世间五欲
  ■ 一个佛门的场所,它给众生铺的路,到底是通往寂静的彼岸还是热闹的地
   狱,就看里边的佛弟子到底是在清净修行,还是在搞五欲享受
  ■ 佛教世俗化,佛教就消灭了,留下来的就是挂着佛门牌子的旅游场所
  ■ 讲法是代如来宣化,一上法座,身份就是如来代表


寂静不是根据人多人少,佛门规矩好的地方,两三百人没声音,
没有规矩的地方,四五人也天天吵架

说法的人要引导众生进入寂静无为,听法的人也要按照释迦佛的教导趋入寂静无为。在热闹的场合里是不可能寂静的,世间上的热闹跟佛法的兴隆是两码事。我们学菩萨法是要发菩提心,建立法幢,敲大法鼓,摄引众生都来听法修行,像这样的事业,人再多,也要保持寂静,所以寂静不是根据人多人少。比如佛门斋堂规矩好的地方,两三百个人吃饭一点声音也没有,那些没有纪律、没有规矩的地方,有的仅仅四五个人,也天天吵架。

修远离,不是从人多的地方
跑到人少的地方去,而是远离世间五欲

我们修远离,不是从人多的地方跑到人少的地方去,而是远离世间五欲。为什么人世间这么热闹?都在追求、享受五欲啊。佛门修行,不管是自利还是利他,都不能在五欲里凑热闹。释迦佛希望我们到清净的彼岸,而不是希望我们到地狱里去。享受五欲、趋向热闹,这条路是通向地狱的。

一个佛门的场所,它给众生铺的路,到底是通往寂静的彼岸还是热闹的地狱,
就看里边的佛弟子到底是在清净修行,还是在搞五欲享受

一个佛门的场所,它给众生铺的路到底是通往寂静的彼岸还是热闹的地狱,就看里边的佛弟子到底是在清净修行,还是在搞五欲享受,是不是在以戒为师?戒上可没有叫你享受五欲;是不是在为名为利?为名为利就是贪五欲。

五欲就是财、色、名、食、睡。财,就是为利,挂着各种名目赚钞票。色,把整个寺庙搞得富丽堂皇,或者像一个游乐场所,里边还有假山、小桥、流水、各种鲜花、亭子、石凳,像一个公园。里边的修行人呢?衣着漂亮,夏天衣服轻飘飘的,冬天是呢子大衣、毛料衣服,处处表现自己的高贵。食呢?经常吃圆桌面,大吃大喝,吃不完的就倒掉,比社会上还浪费。还有的开了汽车去吃海鲜。睡呢?有的要睡到九点钟才起来,不知道他晚上在干点啥。佛讲过,“人间妙五欲,地狱五条根”,你进了这种地方,下地狱也有你的一份。

佛教世俗化,佛教就消灭了,
留下来的就是挂着佛门牌子的旅游场所

还有的寺院喇叭里竟然在放四季小调、流行歌曲,做经忏的有的是唱京戏的调,有的竟然还唱出黄梅调,还是“夫妻双双把家还”。竟然把这种曲子唱到佛门里来了,比丘能听这些吗?连居士受了八戒那天,都不能歌舞观听。

世俗生活里到处都是五欲泛滥,如果佛门也这样,那么佛教伟大在哪里啊?佛教怎么度众生啊?佛教世俗化,佛教就消灭了,留下来的就是挂着佛门牌子的旅游场所。

讲法是代如来宣化,
一上法座,身份就是如来代表

能海上师讲过,居士最好不要管出家人的事情,所以我从来不干涉出家人的事。可是我在讲法的时候要把法讲清楚,讲法是代如来宣化,一上法座,身份就是如来代表。况且我是希望佛门能够改正不恰当的地方,希望佛门能够好起来,而且我从来不指名道姓,只是批评不好的现象。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