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59-1) (总第376)

───────────────────────────────────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7月30日

重感情的人缺乏理智,这是个漏洞,
理智的人缺乏感情,也是个漏洞

本次提要:

  ■ 重感情的人智慧不够,理智的人智慧也不够
  ■ 重感情的人缺乏理智,这是个漏洞,理智的人缺乏感情,也是个漏洞
  ■ 我们所追求的智慧和觉悟,是客观存在的真理
  ■ 我执重的人主观意识强,难以客观化,所以经常碰壁
  ■ 碰了壁,流着眼泪进佛门,总比不进佛门好得多
  ■ 极端抑制型的人喜欢孤独、沉思,有智慧的人也喜欢安静、思考,两者性
   质不同


重感情的人智慧不够,理智的人智慧也不够

昨天我们讲了修行人的个性问题,今天再讲讲修行人的感情问题,从这里面可以恰当地统一小乘跟大乘之间的矛盾。

世间上有句话:要用理智去控制感情,意思是说,理智的人头脑比较冷静,考虑问题具有智慧,重感情的人容易失去理智,容易迷茫、冲动,智慧不够。实际上,理智就是比较冷静一点。冷静和热情都是一种感情,重感情的人智慧往往不够,理智的人智慧往往也不够。

世间上理智的人所具有的智慧是根据他个人的生活经验,或者听别人说的经验,他就凭这些经验去冷静地思考,这并不是真正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够得到佛法里的智慧,那才是真正的智慧,具有佛法智慧的人远远超过于世间上理智的人。

重感情的人缺乏理智,这是个漏洞,
理智的人缺乏感情,也是个漏洞

重感情的人容易失败,理智的人也经常失败,因为他们所累积的经验以及他们得到的智慧,都是世间上的有漏法,都是漏洞百出。人们一向认为,一个人要偏向理智,不要偏向感情。这种观点已经有漏洞了,重感情的人缺乏理智,这是一个漏洞,理智的人缺乏感情,也是一个漏洞。

我们所追求的智慧和觉悟,是客观存在的真理

我们今天所追求的智慧和觉悟,跟我们的个性、情绪、感情没有多大关系,因为我们追求的这种智慧是客观存在的真理。如果我们能够追求到像佛陀那样客观的智慧,我们就会客观化起来,不大会被主观意识扰乱。

我执重的人主观意识强,难以客观化,
所以经常碰壁

凡夫众生主观意识非常浓厚,原因就在于都是以我为主,我执很重,凡是我执重的人,他主观意识会强到不大容易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转移,所以经常碰壁。有句老话:不到黄河心不死。其实到了黄河,你再回头也来不及了,前面没有路,后面有追兵,肯定死路一条。

碰了壁,流着眼泪进佛门,总比不进佛门好得多

世间上有很多人还是有希望的,他碰了壁走投无路,会流着眼泪进佛门,不至于到死路一条的结局。一路上荣华富贵、趾高气扬的人,他会进佛门吗?所以难免给世间上人一个印象:你进佛门,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了?假如一个人没有受什么刺激,一路顺风,正在交好运,忽然放弃世间上的一切进佛门来了,这是真正的觉悟。但是回过来说,弄得焦头烂额、痛哭流涕进佛门,比不进佛门好得多。

极端抑制型的人喜欢孤独、沉思,
有智慧的人也喜欢安静、思考,两者性质不同

再回过来说,一个个性极端兴奋的人,并不说明他有智慧;一个个性极端抑制的人,虽然他有时候喜欢幻想、孤独、沉思,也不等于他很冷静、很有智慧地在思考问题。当然一个有智慧的人他也会喜欢安静、喜欢思考,但是两者的性质不同。喜欢孤独、沉思、幻想,这是精神病的基础,也就是说这种人容易患精神病。所以如果你不好好去分析研究的话,经常容易把两者混淆,把问题看错。我们讲过,极端兴奋型的人,将来的发展趋势就是精神病中的狂躁症,极端抑制型的人,将来发展的结果就是忧郁症、自闭症,或者恐怖症、强迫观念症。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