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立语言文字”不等于不要语言文字,
没有教的基础去参禅,怎么悟得出来
本次提要:
■ 学了这个宗派,别的宗派的法就不学了,法就越来越狭隘、越来越衰落了
■ 净土宗兴起来了,许多禅寺都变成念佛的了
■ “不立语言文字”不等于不要语言文字,没有教的基础去参禅,怎么悟得
出来
■ 达摩祖师建立禅宗,是为了纠正中国佛门当时偏重教理不重修证的风气
■ 以为只要一句,就能开悟,佛法也不学了
学了这个宗派,别的宗派的法就不学了,
法就越来越狭隘、越来越衰落了
由于一个宗派兴起来了,别的宗派慢慢的冷落了,自然地形成佛门的弟子只知道这个宗派,其他宗派讲的法都不知道了。那么别的宗派的经书还在,你也可以自己学,或者请法师讲讲啊。又出现一个错误的观念:我是学这个宗派的,别的宗派我不学的,听它干什么?这样一来,《华严经》也没人讲了,即使有人讲,也没有人去听了,因为我不学华严宗,我去听它干什么?
我是不敢挂一块牌子:我是什么宗派,我只说我是教戒定慧。凡是佛弟子都应该学戒定慧,不论你是什么宗派的都要学。可是来了多少人啊?有些人听说这儿很好,天天有讲经说法,而且外面传说,这个老师很会讲啊,他想来,结果还是不来。因为他是学某个宗派的,他的思想观念:我去听戒定慧,不是浪费时间吗?我学这个宗派,我就专门听这个宗派的法。这样子法就越来越狭隘、越来越衰落了。
净土宗兴起来了,许多禅寺都变成念佛的了
现在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是净土宗和禅宗。从中国近代历史来看,净土宗兴起来前是禅宗,从前到处都是修禅宗的,禅宗很受知识分子欢迎,因为禅宗比较活跃。可是现在各个寺院一进去,都是在念佛,看看门口的牌子,基本上都是禅寺。净土宗兴起来了,禅宗就隐没下去了。可能还有个别地方在打打禅七,一般的禅寺都变了净土宗。
“不立语言文字”不等于不要语言文字,
没有教的基础去参禅,怎么悟得出来
禅宗是专门摄受上根上器的,禅宗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是属于教证二法的证的境界,没有教你证什么?你不能把教证二法的教法排斥掉、否定掉。禅宗是一个特殊法门,所谓叫“不立语言文字”,可是不立语言文字,并不等于不要语言文字,不等于说教的基础也不要了。你要参禅,你至少对佛法要有基础吧。佛法都不懂,你参禅悟得出来吗?咱们同学中间,也有出家同学以前参禅参了好几年,她说:我几年时间一点收获都没有。
达摩祖师建立禅宗,是为了纠正
中国佛门当时偏重教理不重修证的风气
当初达摩祖师来到中国,中国的佛法非常兴盛,教理研究得很好,弘扬得非常普及,尤其是翻译经典很多,法师讲经也很多。可是达摩祖师看到这里边的弊端:教理学得好,可是没有好好去修。要成就,你还得修证啊,不修证怎么成就呢?为了纠正当时偏重于教而忽视修证的风气,达摩祖师建立了禅宗,弘扬非次第的一心禅。可想而知,那些学禅宗的人是有基础的,他们佛法的理论基础都很好,所以以一心禅摄取上根上器,在那个时候挺合适的。如果这种局面后世的众生能够保持下去,那是没错啊。
以为只要一句,就能开悟,佛法也不学了
可是后世的众生因为对宗派的爱好,对宗派有感情,就不从圆满上去考虑,逐渐变成教也不学了,刚开始学佛就去参禅。应该是先学好教理,有了教的理论基础,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不要执著你所学到的法,一门心思去好好用功。用功是心里用功,不是眼睛看经书,不是口里讲法,而是心里要一心深入,能够见到你的佛性。
可是由于后世众生的演变,逐渐变成了大家对法不重视,以为只要一句,就能开悟,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啊。既然开悟了我就悟道了,我只要见性成佛,我就是佛了,何必再去学这部经那部经,以后更加不需要什么了,成了无事道人,云游四海,走啊走啊乐啊乐,逐渐就对佛法不关心了,认为佛法不必要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