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13)           


世界名人谈佛教
 (13)

佛教从不强迫他人改变信仰

佛教徒从不强迫任何不情愿改变自己信仰的人接受其思想或信仰,也不企图使用任何压力,任何阿谀奉承,欺诈哄骗的手段来获取自己观点的附庸,佛教布道师们从不在商业中心地以竞争的手段获取归依。——玛拉拉赛克拉

No Forced conversion

It was never, however, the Buddhist way to proselytise-in the sense of forcing ideas and beliefs upon an unwilling audience, much less to exert pressure of any kind, or any knid of flattery, deceit or cajolery, to win adherence to one's own point of view. Buddhist missionaries have never competed for converts in the marketplace. ~Dr.G.P.Malalasekara

(摘自《世界名人谈佛教》达摩难陀编 成建华译)

 释迦牟尼创建的佛教

鹿野苑是古代帝王养鹿的地方,那里也有个苦行林,当佛陀快要到的时候,憍陈如等五人已经远远地看到了他。他们的会面,佛典里有一段很富戏剧性的记载,古印度的哲学大诗人马鸣菩萨将其描绘得具声具色,在《佛所行赞》中写道:“远见如来至,集坐共议言,瞿昙染世乐,放舍诸苦行,今复还至此,慎无起奉迎,亦莫礼问讯,供给其所须,已坏本誓故,不应受供养。凡人见来宾,应修先后宜,且为设床座,任彼之所安。”他们虽然已经商量好了,决定不理睬释迦牟尼,可是说来非常奇怪,当“如来渐次至,不觉违要言。有请让其座,有为摄衣钵,有为洗摩足,有请问所须,如是等等种,尊敬师奉事”。他们献不完的殷勤,仍然视释迦牟尼为悉达多太子,称呼佛陀为“瞿昙”。
                    (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正确的理解

相对于“诸恶莫作”,菩萨乘行者更强调的是“众善奉行”。不仅要持戒,还要积极的行善来利益众生。善事不论大小,凡是需要做而我们又能够做到的,都应随分、随力、随时去做。

像观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只要众生有困苦,就应积极主动地为人分忧解难。对所有众生都视如己出,无有分别。众生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不求回报,不论得失,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实现了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摘自《佛教徒的人生态度》济群法师著)

      可以用什么比喻“法”?

佛陀说:“‘法’可比喻为筏”,他用“筏”这个字是因为当时普遍用筏渡河,以筏喻“法”很容易了解。这个比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不应该去黏着“法”,以致忘了自己,而自高自大地以为我是老师、学者或哲学家。如果忘记“法”只是个筏,将会引生以上的危机。(摘自《一问一智慧》佛使尊者著)

药师如来法门略录

戊寅七月在泉州清尘堂讲

修持之法具如经文所载,今且举四种如下:

(一)持名,经中屡云闻名持名因其法最为简易其所获之益亦最为广大也。今人持名者皆曰消灾延寿药师佛似未尽善,佛名惟举药师二字未能具足。佛德惟举消灾延寿四字亦多所缺略,故须依据经文而曰药师琉璃光如来斯为最妥善矣。

(二)供养,如香华幡灯等。

(三)诵经,及演说开示书写等。

(四)持咒。
                         (摘自《弘一法师演讲录》)

佛教道德观
释隆莲

大乘人发菩提心有二种方便。第一是弥勒菩萨传的修法,有七重次第:1.观一切众生平等;2.观一切众生皆是前身父母,未来诸佛;3.作有恩想;4.作报恩想;5.作愿一切众生得乐想;6.作愿一切众生离苦想;7.为令众生究竟离苦得乐,自己必须成佛。

第二是文殊菩萨传的自他相换的修法,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把自己当成别人,自己固然要成佛,更要紧的是使别人成佛。

自己成佛必须三无数大劫修难行苦行。菩萨也不怖畏,因为菩萨有通达性空的法空慧,不见有能怖畏的我和所怖畏的事,所以不畏生死,不住涅槃。大智故不住生死,大悲故不住涅槃。无住涅槃,是佛教最高的理想,最高的道德观。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