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35)  
  
佛教能正确地对待一切事物,并已圆满地具足了各式各样的自我解脱,这不同于求感应或祈祷的宗教。
       


什么是佛教
 
此法博大精深,难见难知,寂然高尚,不落逻辑,微妙甚深,唯有智者得见之。
                             ——《中部》

《三藏》

虽然佛陀已经涅槃,但是他在漫长、成功的行化过程中所传教的崇高佛法,全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人类,现在仍然一尘不染地存在于世间。

世尊虽然没有给我们留下文字记载的言教,但是他的弟子们博闻强记.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完整地把它们保存下来。

佛陀圆寂后三个月,也就是阿阇世王统治第八年,500名大阿罗汉在王舍城举行了一次结集,重颂佛陀的言教,以期捍卫佛法的纯洁性。阿难陀尊者,佛陀宠爱的侍者特具恩惠,常随佛陀左右,亲耳聆听佛陀教法。他同优婆离尊者一道,被大家推选出来分别回答有关法和律上面的问题。(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 学愚译)

 

释迦牟尼佛创建的佛教

三、原始佛教僧团的经济生活 ①

佛陀是人间的佛陀,佛陀在人间的教化就是佛教。人只要生存一天,就要吃、要喝、要穿、要住。人要从事什么活动,无论是政治的、文化艺术的、科学技术的、宗教的,离开了这些基本生活条件,就无法进行。所以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说:“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适应某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有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佛教与人类 ⑩

佛教?非佛教?

现今只有少许的宗教仪式真正与佛教有关,但其他不必要的仪式还在不断的增加,人们也把它归入佛教,多到太可悲了。譬如以山珍海味供佛,这在佛教的原则中是不可能有的行持,用食物、水果或其他供养佛陀,请“他”来享用,那也是不可能的。但有些佛弟子还很认同它为佛教,而且认为这样做的行者是有严格修行的行者。

这一类有许多繁文褥节、宗教仪式的现象,笼罩住真理,使佛法已偏离了原本的方向。举个例来说,泰国的短期出家法会都设有吉祥的宴会,邀请人们来助兴,这种仪式普遍在寺庙中举行,与家人庆祝,但没几天又还俗了,有的人因此比以前更讨厌寺庙。各位请想一下,这是在佛陀时代没有的,可是现在却有了。因为如果在佛陀时代出家,必须获得父母的同意而远离家庭,他已不被家庭承认为家中的一份子,完全和家庭脱离关系,来与佛陀或僧团同住。在有良机时即出家为比丘,有的人一辈子不回家拜访父母,只有很少的人会在适当的情形下回家拜访父母,因为这是古时候出家人的风俗,当离了家就决不回家。有一些宗派直到今天仍保有这样的规矩,即是出家后,不论在什么情形下都不再回家,若回去的话,将被取消出家资格,甚至父母亲生病或死亡都无法知道。
                        (摘自《人类手册》佛使尊者著)

 

西晋时代之佛教

4 密宗之端绪

较帛法祖稍后,有龟兹沙门帛尸梨密多罗,以怀帝永嘉(西元三O七至三一二年)中东来,值乱过江,止建初寺;于元帝(西元三一七至三二二年)时,译出《大孔雀王神咒经》及《孔雀王杂神咒经》,开密教经典端绪,时人呼之为高座法师。

5 西晋时代对于佛教之崇奉

西晋时代之佛教,虽唯译事称盛,而竺法护传内,有“寺庙图像虽崇京邑”等语,由此可以推知自东汉末至西晋初,京邑洛阳,于寺庙图像,固崇奉不替也。
                       (摘自《中国佛教简史》黄忏华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