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52)  
  
佛教能正确地对待一切事物,并已圆满地具足了各式各样的自我解脱,这不同于求感应或祈祷的宗教。
       

佛教是宗教吗?

外表的礼拜物体并不是绝对的必要,但是它们的作用却非同小可,能帮助人制心一处。一个知识分子没有必要加以利用,因为他能轻而易举地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佛陀身上,以此见佛。

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出于对佛陀的感激,我们如此礼拜。但是,佛陀希望从其弟子那里得到的不是顺服,而是对他教法确确实实地遵循。

佛陀涅槃前夕,许多弟子们来向佛陀行礼作别。但是,有一比丘却把自己关在一个小室里,致心禅定。佛陀听说此事后,即把这位比丘招至跟前,询问他没有到场的原因。他说:“世尊,我明白尊者您将在三个月后圆寂。我想,恭敬老师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他圆寂之前证得阿罗汉果。”

佛陀表扬了此忠诚尽职比丘,赞叹了他值得嘉勉的事迹.说:“善哉,善哉,爱我之人应以此比丘为榜样。修习佛法最好之人即最尊敬我之人。”
                    (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 学愚译)

佛教的实践方法 

释尊教诲的方法论与其宗旨完全一致。最具吸引力的一个特点是强调依靠自力,这与其心理上的定位密切相关。对释尊来说,解脱的关键是净智与正见,因此他反对那种众生可望依靠外力而获得解脱的说法。释尊从不把自己视为神明,也不承认自己是救世主,他宁愿称自己是引导信徒走上修行之路的引路人和导师。

由于智慧或真知灼见是获得解脱的主要原因,释尊总是教导其信徒基于自己的理解来追随他,而不是出于盲目的顺从和绝对的信任。他请求求道者研究他的教诲,并根据自己的理性和智力来判断这些教诲。佛法或佛教是经验性的,只有通过实践和证悟获得,而不是仅仅要人相信的口头教义。要是有人一旦开始身体力行,他将感受到不断增长的欢欣与安宁,当他以清晰可见的足迹向前迈进时,这种感觉将不断扩大、不断加深。
                      (摘自《觉悟之路网站》菩提比丘讲)

释迦牟尼佛创建的佛教

三、原始佛教僧团的基本精神 ⑥

《摩诃僧祇律》说:“何等为十?一者摄僧故,二者极摄僧故,三者令安乐故,四者折服无耻人故,五者有惭愧者得安稳固,六者不信者令信故,七者已信者增长信故,八者于现法中得漏尽故,九者未生诸漏令不生故,十者正法久住故。”

这五部律典中虽然文字和次第有些不同,但意义是一致的,据《四分律》说,佛陀每制一条戒都要诵读一次“十句义”,故尔也称为“结戒十义”。结戒十义的最终目的,是从正法久住的观点上讲的,佛弟子要结成有组织的团体,才能使佛法久住世间,僧团的和合,释迦牟尼把它建筑在律制的基础上,严格的纪律,成为摄受僧团的向心力,摄僧与极摄僧是团体的和合。和合的僧众有律可守,才能各安其分,不致有意无意的毁法乱纪,引起僧团的纠纷和动乱,彼此融洽为道,自然就做到僧众的安乐了。有了律制和乐的僧团,就可以使僧众的本身更健全。广大的僧众虽然贤愚不齐,有了律制的僧团,那无惭无愧的犯戒者,在大众的威力下,便不能不受到制裁,不接受就必须被僧团所淘汰。有惭愧真心为道的,在僧团律制的保护下,也能安心为法护法,不会因为人事的纠纷而产生退心。这样的“折服无羞人”,“有惭愧者得安稳住持”,从而做到僧团成员健全与风纪严肃,便是清净。(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南北朝时代之佛教 上 

4 梁武帝与佛教

梁武帝为南朝诸帝中最厚于佛教者;尝亲制愿文,率群臣士庶发菩提心。又尝注大品般若,命法云为百僚讲说。云尝讲法华,忽感天华,状如飞雪;与智藏、僧旻合称梁三大法师。又有禅师宝志,于宋梁之间,颇著灵迹;武帝甚敬礼,呼为志公。同时有傅翕,自称当来解脱善慧大士,遣弟子傅睢诣阙,条上中下三善。帝延住建业,翕著心王铭(一云后世之伪作);又尝创设轮藏。 (摘自《中国佛教简史》黄忏华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