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53)  
  
佛教能正确地对待一切事物,并已圆满地具足了各式各样的自我解脱,这不同于求感应或祈祷的宗教。
       

佛教是宗教吗?

另外一次,佛陀说:“见法之人见我。”

这里必须提出的是,佛教中没有祈愿或替代祈愿的祷告者。无论一人如何哀求佛陀,他都无法因此而获解脱。对于祈祷之人,佛陀不赐予,也无法赐予世间的偏爱。一个佛教徒不应希冀从祈祷中得到解救,而应依靠自己,精进努力,赢得自己的解脱,获得清净。佛陀劝告他的弟子们不要依靠别人,而要依靠自己,信赖自己。他说:

“汝等须自力,如来唯导师。”

佛陀不仅阐述了祈祷的一无所获,也藐视了奴颜卑膝的心态。佛陀强调了提高自我训练,自我调伏,自我纯洁,自我觉悟之禅修的重要性,而非祈祷。这些对于意识和心智都有一种营养滋补作用。禅定是佛教的精髓。(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 学愚译)

☆☆☆☆☆☆☆☆☆☆☆☆☆☆☆☆☆☆☆☆☆☆☆☆☆☆☆☆☆☆☆☆☆☆☆☆☆☆☆☆☆

佛教的实践方法 

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释尊开示的佛法像水晶般明晰透彻。佛法开放而又易懂,简明但却深邃。佛法将道德纯洁与逻辑严密融为一体,将崇高理想与忠实履践融为一体,直至成为验证的实相。通过不同阶段对真理的直接参悟,佛法会即刻按其本原显现,只要我们用之作为修行的准则。如果每一阶段都成功地把握,便会自然而然地引向更加深入的觉悟。因为释尊论述的是痛苦这个最具人类普遍意义的问题,释尊的教诲便成了针对全人类的训诫,因为人性基本相同。释尊向古代印度社会各阶层的人们打开了通向解脱之门,摄受僧侣、王臣、商贾、农民甚至流浪汉。作为普遍性摄受教化的一部分,释尊还向妇女们打开了接受佛法之门。正是佛法的这种普遍性,才使其在印度以外的疆域得到传布,并使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摘自《觉悟之路网站》菩提比丘讲)

◇◇◇◇◇◇◇◇◇◇◇◇◇◇◇◇◇◇◇◇◇◇◇◇◇◇◇◇◇◇◇◇◇◇◇◇◇◇◇◇◇◇
释迦牟尼佛创建的佛教

三、原始佛教僧团的基本精神 ⑦

和合、安乐、清净便成为僧团的三大美德。佛法的久住世间,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而社会认识佛法,则是以佛弟子的行为作为准则;如果没有和合、安乐、清净的僧团,便难以引起世间的信仰,世人就会误会或者不满佛弟子所代表的佛法,那佛教的存在就要出问题了。因此,佛教本身必须要有和合、安乐、清净的僧团,才能实现佛法,做到“不信者令信”,“正信者得益”。僧伽的建立,不是为了迎逢社会,苟存人间,而是在于教导众生,令之身心净化而得到解脱。在完善的僧团中,人人都容易成为健全的、如法的、达到内心的净化。不但消除烦恼,未来也使它不生。到最后“于现法得漏尽”,是尽智;“未生诸漏令不生”,是无生智;净化身心完成而得到解脱。和合、安乐、清净的僧团,能适应环境而获得社会的信仰,能净化身心而达到个人的解脱;不忽略社会,不忽略自己,在僧团中实现自由,而佛法也就达到了久住的目的。
                    (摘自《人间佛陀与原始佛教》弘学著)

◎◎◎◎◎◎◎◎◎◎◎◎◎◎◎◎◎◎◎◎◎◎◎◎◎◎◎◎◎◎◎◎◎◎◎◎◎◎◎◎◎◎

南北朝时代之佛教 上 

5 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据传灯录:达摩以普通八年,泛海达广州,武帝遣使迎至金陵,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答曰:“并无功德。”又问:“何以无功德?”答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又问:“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答曰:“廓然无圣。”又问:“对朕者谁?”答曰:“不识。”帝不契,达摩遂潜回江北,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嗣得慧可,付以心印;可付僧璨,璨付道信,信付弘忍。然依续高僧传:则达摩之东来为宋代,非梁武帝时;且灯录以唐贞元中金陵沙门惠炬所撰之宝林传为据,而宝林尝以错误差舛为灯录注及传法正宗记等所诟病。既系恁虚,则无宁取僧传所纪。
                      (摘自《中国佛教简史》黄忏华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