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63)  
  
佛教能正确地对待一切事物,并已圆满地具足了各式各样的自我解脱,这不同于求感应或祈祷的宗教。
       

佛教的主要特色 ①

尊善解法,自悟即得果,诚请过来看,导引入涅槃,唯有智慧者,各自得明了。

──《中部》

佛教的基础

佛陀自己觉悟、并向人类宣说的四圣谛是佛教的主要特征及不可动摇的基础。

这就是:1、苦,佛法存在的原因。2、集,即贪。3、灭,即涅槃,佛教的至高境界。4、道,中道。

第一谛至第三谛代表着佛教的哲学,而第四谛代表了与其哲学相应的佛教道德伦理。

由此构成佛法的四圣谛以我们的色身为依据。这些是不可辩驳的事实,而且都与人及其他众生息息相关。

无论佛陀应世与否,此真谛存在于世间,佛陀把这些真理宣示给世间。
                   (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 学愚译)

☆☆☆☆☆☆☆☆☆☆☆☆☆☆☆☆☆☆☆☆☆☆☆☆☆☆☆☆☆☆☆☆☆☆☆☆☆☆☆☆☆

波心月点

佛教传入中国,并被广泛接受,这件事,无论对中华文明、印度文明,还是对亚洲文明、世界文明,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人类文化史上,能够与之相比的事件,少而又少。

这是一种纯粹的外来文化,产生地与中国本土之间,隔着“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脉。在古代的交通和通讯条件下,本来它是无法穿越的,但它却穿越了。

这还不算奇迹。真正的奇迹是,它穿越后进入的土地,早就有过极其丰厚的文化构建。从尧舜到秦汉,从周易到诸子百家,几乎把任何一角想得到的精神究竟都严严实实地填满了,而且填得那么精致而堂皇。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哪怕仅仅是钻研其中一家的学问都足以耗尽终身。而且,一代接一代地钻研上两千多年,直到今天仍觉得深不可测。面对这样超浓度的文化大国,一种纯然陌生的异国文化居然浩荡进入,并且快速普及,这实在不可思议。 ──余秋雨

哲学家对这个(佛家的真如,即宇宙万有的本体,终极真理)不过是推测,佛教却是亲证。所以佛教哲学大旨和近代西洋哲学仿佛,而精密过西洋哲学好几倍。──王季同
                          (摘自《广东佛教》2008.5)

◇◇◇◇◇◇◇◇◇◇◇◇◇◇◇◇◇◇◇◇◇◇◇◇◇◇◇◇◇◇◇◇◇◇◇◇◇◇◇◇◇◇
佛教的四大魅力

佛教的第三特殊魅力,在于切实的参与规则。

一听就明白,我是在说戒律。佛教戒律不少,有的还很严格,照理会阻吓人们参与,但事实恰恰相反,戒律增加了佛教的吸引力。理由之一,戒律让人觉得佛教可信。这就像我们要去看一座庭院,光听描述总无法确信,直到真的看到一层层围墙、一道道篱笆、一重重栏杆。围墙、篱笆、栏杆就是戒律,看似障碍却是庭院存在的可靠证明。理由之二,戒律让人觉得佛教可行。这就像我们要去爬山,处处是路又处处无路,忽然见到一道石径,阶多势陡,极难攀登,却以一级一级的具体程序告示着通向山顶的切实可能。
                                  (余秋雨)

◎◎◎◎◎◎◎◎◎◎◎◎◎◎◎◎◎◎◎◎◎◎◎◎◎◎◎◎◎◎◎◎◎◎◎◎◎◎◎◎◎◎

南北朝时代之佛教 下 

10 第二武之厄

盛极一时之北朝佛教,至北周,再遇一大厄难。北周武帝初信佛,后纳道士张宾,并前僧(还俗者)卫元嵩之言,欲废佛教,因大集臣僚,命沙门与道士辩优劣。道士张宾,时饰诡词,杨道抑佛;沙门知炫,对酬精壮。帝因各有升高座,更构难词,炫安详应对,陈义益高。帝不能屈,遂下诏并废佛道二教;破毁寺塔,焚烧经像;沙门、道士、并令还俗。然别立通道观,简释道有名德者百二十员,并著衣寇笏履,为通道观学士;其所学者,唯是老庄。未几、帝乘北齐之衰乱,灭之,毁齐境之佛教。时有慧远,抗辩甚力,不从。是为第二武之厄,前后蒙难之高德沙门甚多。(摘自《中国佛教简史》黄忏华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