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74)  
  佛教能正确地对待一切事物,并已圆满地具足了各式各样的自我解脱,这不同于求感应或祈祷的宗教。        

佛教的主要特色

佛陀告诫追求真理之人不要受外部权威口头游说的影响,他甚至更进一步,要求他的弟子们不要顺服地向高层权威低头。

佛教贯注了这种自由质问和彻底忍辱的精神。正是这种开阔的胸怀和悲悯的心肠,佛教以智慧和慈悲之光,照耀和温暖了整个世界。给在生死大海中挣扎的每一众生施予慈爱之热流。佛陀是如此的慈悲忍辱,他没有以自己的权威对其在家弟子发号施令,没有用命令的口吻说:你们要这样或不要那样,而是说:你们这样做是应当的,你们这样做是不应当的。

佛教徒要遵守的一般戒律不是强制命令,而是他们自觉自愿遵循的律仪。

佛陀对诸善男信女,乃至一切众生都施与忍辱和悲悯。

(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 学愚译)

☆☆☆☆☆☆☆☆☆☆☆☆☆☆☆☆☆☆☆☆☆☆☆☆☆☆☆☆☆☆☆☆☆☆☆☆☆☆☆☆☆

佛教的原则 ②

◎实践的原则

◎噶拉玛经的原则解除人生的邪见。我们相信每件事情之前必须有要的认知

佛言:噶拉玛人,听啊!诸位!

1 、不可因为他人的口传、传说,就信以为真。

2 、不可因为奉行传统,就信以为真。

3 、不可因为是正在流传的消息,就信以为真。

4 、不可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

5 、不可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

6 、不可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

7 、不可因为符合常识、外在的推测,就信以为真。

8 、不可因为符合自己的预测、见解、观念,就信以为真。

9 、不可因为演说者的威信,就信以为真。

10、不可因为他是导师,就信以为真。佛使比丘著

◇◇◇◇◇◇◇◇◇◇◇◇◇◇◇◇◇◇◇◇◇◇◇◇◇◇◇◇◇◇◇◇◇◇◇◇◇◇◇◇◇◇

佛教信的是什么 ③

②平等性:不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幼,是官、是民,是穷人、是富人,是权大位高,是无权弱势,是皇帝、是小小老百姓,这个理全都适用,这就叫平等性。阳光,谁都能享受阳光。大地,谁也不能离开大地。空气,谁也不能不呼吸。流水,谁也离不开水。阳光、大地、空气、流水,它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

③必然性:它不是偶然的,不是或然的,而是必然的,是不用责疑,也不容置疑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这就叫必然性。黑夜过去是白天,冬天过去是春天,昨天过去是今天,有因必有果,世上没有无因之果,这就是必然性。

(摘自《中国佛教论坛网》觉真)

◎◎◎◎◎◎◎◎◎◎◎◎◎◎◎◎◎◎◎◎◎◎◎◎◎◎◎◎◎◎◎◎◎◎◎◎◎◎◎◎◎◎
唐代之佛教 ③

2 高宗与佛教

高宗嗣位,信重佛教更甚;大唐内典录,有“今上之嗣位也,信重逾隆;先皇别宫,咸舍为寺;传度法本,更甚由来”等语。

3 华严宗之初祖杜顺二祖智俨

杜顺,本名法顺,俗姓杜氏,故一般称为杜顺。雍州万年人。以陈永定二年(西元五五八年)生。十八岁出家,事因圣寺僧珍,受禅定业。后往终南山,宣扬华严。太宗闻其德望,诏请入内,隆礼崇敬,赐号帝心尊者。贞观十四年(西元六四O年),寂于南郊义善寺,年八十四。所著有“华严法界观门”等。弟子智俨传其教。

智俨,天水人。十二岁,从杜顺入终南。十四岁出家。后就法常,学摄论。从智正听华严。承智正之后,住至相寺。常讲说华严及摄论,化导不倦。世称至相大师。晚年又在云华寺讲华严,宗风大振,故又称云华尊者。高宗总章元年(西元六六八年),寂于清净寺,年六十七。所著有“华严经搜玄记”(具云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等,凡二十余部。弟子有怀齐、法藏、义湘等,法藏,即大乘华严宗之贤首国师也。

(摘自《中国佛教简史》黄忏华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