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tixin.com
返回《一日一读》
返回《连载专栏》
 
 
佛学讲记
政策理论 文 学
动态报道 佛教心理学
介绍佛教 佛学禅定
介绍佛陀 佛教故事
人物介绍 生活的教育
幽默格言 海内外佛教
   上一页               下一页
【介绍佛教】(84)  
  佛教能正确地对待一切事物,并已圆满地具足了各式各样的自我解脱,这不同于求感应或祈祷的宗教。        
佛教的主要特色 (22)

般那跋输母一心想听佛法,以小调来止息哭啼的儿子:

“安静点,小乌陀罗,不要动,

听闻世尊,智慧最胜者所说之法,

孩子,丈夫是我们亲爱者,

但更为亲爱的是探索正道的佛法。”

一位善于思想的母亲,当被问到她为什么不为失去独生儿子而痛哭时说:

“没有叫他来他来了,没有叫他走他走了,他怎么来的,就怎么走了,为何为此悲伤?”

输曼努和输跋达是两位具典范品德的姐妹,对佛陀的信仰绝对的虔敬。

这几个例子足够说明妇女在佛陀时代所起的伟大作用。

(摘自《觉悟之路》那烂陀长老著 学愚译)

☆☆☆☆☆☆☆☆☆☆☆☆☆☆☆☆☆☆☆☆☆☆☆☆☆☆☆☆☆☆☆☆☆☆☆☆☆☆☆☆☆

佛教的原则

◎ 无我的原则

这个观点是佛教才有的教理,说明一切都不是我,没有我或我所,所有的一切,只不过是因缘和合而成。随着因缘的和合,不断地生死、演变、消灭,直到流转的因素完尽为止。我们一般人,大都执着于自然变化的东西,认为有一个实体,于是,只执着于因缘和合的结果,然后将因缘和合的自然之物,据为一己所有,因而产生了细苦和粗苦【注】。我们不只执着色身是自我,而且,还希望它符合自己的欲望;不如意的时候,就会感到痛苦,这是因为还不明白自然法则(因缘和合法):大自然还是大自然的缘故。但是大多数人仍然愚昧不觉知(无明),依然认为有一个我在。如果智慧尚未光明(明),认为自我还存在的话,则表示依然是在受苦、执着中,一切的苦就会总集在一起。

【注】细苦──执着苦,指喜、怒、哀、乐等心里情绪变化的苦。

粗苦──身苦,指身体的冷、热、病、痛等苦。佛使比丘著

◇◇◇◇◇◇◇◇◇◇◇◇◇◇◇◇◇◇◇◇◇◇◇◇◇◇◇◇◇◇◇◇◇◇◇◇◇◇◇◇◇◇
佛教信的是什么

有一次,一位婆罗门亘西陀,来问佛陀有关灵魂回归大梵之婆罗门学说。佛陀反问亘西陀:“你的婆罗门导师曾见过大梵吗?”亘西陀回答:没有。那么,婆罗门导师的导师,直到七世之前的导师,有见过大梵吗?回答同样是没有。于是,佛陀说:“如果婆罗门导师,导师的导师,一直追溯到七世之前的导师,都未见到过大梵的话,就像一个人爱上了一位乡村姑娘,既不知道谁是这位姑娘,这位姑娘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她的姓名、地址,也就像一个人在建筑一条通向天堂的路,却不知道天堂在哪里一样。”

这就是说,与大梵相结合的理论是荒谬的,因为婆罗门导师都没有见过大梵,那么,他们所讲的教义不是以实际经验为基础,不是他们的所知所见,而只是一种传说或传统的信仰而已。可见佛陀多么强调自身的实践,由实践而理解,由理解而信仰,由信仰再更深入实践,由深入实践而亲证亲悟。这就叫“信解行证”。这就是从实践出发,从实际出发(“实际”正是佛教的用语)。这就是佛教的科学精神啊!

这里,佛教也把自己和其它宗教相区分了:一般宗教只重信与行,而佛教更重解与证。把信、解、行、证结合起来的,正是佛教。可见佛教合乎一般宗教,又超出一般宗教,而一般宗教,不能含摄佛教。(摘自《中国佛教论坛网》觉真)

◎◎◎◎◎◎◎◎◎◎◎◎◎◎◎◎◎◎◎◎◎◎◎◎◎◎◎◎◎◎◎◎◎◎◎◎◎◎◎◎◎◎
唐代之佛教

10 四分律宗三家与大乘四分律宗之南山律师 ①

律分五部,就中,昙无德部之四分律最盛。北魏孝文以后,四分律宗,由法聪渐兴起,尔来道覆、慧光、道云等相承;至唐代,愈盛。道云之弟子,有道洪、洪遵;道洪之再传弟子道宣,住终南山,开南山宗;洪遵之再传弟子法励(西元五六九年──六三五年),住相州日光寺,开相部宗;法励之弟子怀素(西元六六0年顷),住西原寺之东塔,开东塔宗;并称律宗三家。后、代宗大历十三年(西元七七八年),集三宗之学匠如净等,今折衷异说,编编敕佥定四分律疏十卷,然三宗仍未融,迄宋代并行;就中最胜者,以道宣为开祖之南山宗也。(摘自《中国佛教简史》黄忏华述)

   上一页               下一页
  佛教菩提心—佛教文化、佛学讲记、佛教心理、佛学禅定、佛教故事……


菩提心网站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翻印须征得本站授权
     
繁體中文